“慕课”离基础教育还有多远?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 王华明
[导读]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正在进行着深度融合
          
            王华明
            重庆市朝阳中学  400700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正在进行着深度融合,传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新颖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例如,微课、翻转课堂……然而慕课(MOOC)的出现更深刻影响和变革着传统的教育领域。大学慕课正改变着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坐在电脑边就能读名校已经不再是痴人说梦,那么慕课离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还有多远呢?本文将探讨慕课下的中小学基础教育。
         【关键词】慕课;基础教育
         一、慕课概述
         慕课又叫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由很多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组成的。它不是由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是由参与者发布的大型的或大规模的课程,面向任何学习者的开放性的网络课程,学习者只需要一台联网电脑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二、发展现状
         从2008年MOOC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到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Thrum和PeterNorvog教授开设第一门真正意义的MOOC“人工智能导论”课程,随后的一年多里,MOOC的发展势不可挡,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自2012年以来,以及在随后的四个黄金岁月里,慕课迅速在全世界兴起,慕课之热潮持续升温,世界各国都加快推动了慕课平台开发、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在多方面因素推动下,慕课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领域,在国内和国外,都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的发展态势。
         截至2014年12月,MOOC三大平台Courseras、Udacity、edX上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地高校提供的近1500门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在2013年与Courseras平台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所开展MOOC的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成功加入edX平台,复旦大学推出“大数据与信息传播”MOOC课程,其他高校也纷纷加入MOOC建设队伍。目前,国内比较热门的MOOC平台有“中国大学MMOC”、“学堂在线”、“MOOC学院”、“慕课网”等。知名高校纷纷加盟MOOC平台,足以表明他们对“慕课重塑教育”的认同,慕课吸引了成百上千万的用户前来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现象级模式,从此,慕课风暴开始席卷中国高等教育领域。
         三、慕课离中小学基础教育有多远?
         
         慕课作为大规模的开放性网络课程,在我国的许多大学都有开展。因为其独特优势已被高等教育领域普遍接受,那么慕课能走进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吗?
         
         1、慕课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需求分析
         
         国家层面:在如今已经悄然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教育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轻视的重大战略问题,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在我国国内,中小学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差异客观存在,城乡、东西部师资、教学水平存在差距,大部分学校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笔”时代的现状下,“慕课”的出现,至少增加了一种为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地区增加了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一旦“慕课”建设得当,城乡和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差距可以大大缩小,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整体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家长层面:由于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办学水平差异客观存在。在以前,我们认为,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是教育的常态现象。如果让慕课走进中小学,并且提供优质资源共享的平台,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都有机会享受全国各地的名师资源、教学内容资源、都有机会站上“巨人的肩膀”进步,甚至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层面:由于大多数慕课平台具有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学习资源丰富的特点,慕课的开放性为慕课平台进入中小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慕课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更多的选择机会,不仅仅是一节由优秀教师团队打造的一系列网络课程以及在线答疑,更多的是对于国家要求的全面素质教育实施的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众多公开的,涉及范围广泛的课程可以供学生选择,很好的完成国家对青少年的教育任务,比如一节优秀的生理卫生课程的打造,将为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提供更正确的认知力……
         技术层面: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优先发展策略的实施,在国内的一些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好的区域,已经开始进行“慕课”走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尝试和探索。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的“C20慕课联盟”,旨在立足基础教育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给中小学基础教育带来一场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变革,让更广范围的学生将有机会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继班级授课制以后的新尝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使得优势教育资源能全民共享。
         成果层面:慕课的大范围实施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更好的宏观调控学生的学习计划及学习任务,慕课通过大范围的开展可以集中最优秀的教师力量发挥最大的价值,慕课不仅仅让学习者学习,由于慕课开放性,教育者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提高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2、慕课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困难分析
         
         虽然对于慕课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展现出来许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困难。
         教师层面:中小学课堂教学有严格的教学进度要求,如果采用慕课的方法,完全脱离课堂的“束缚”,完全由学生的兴趣出发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和延误教学进度,这是不现实的。同时,中小学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学习还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毕竟学生没有和教师真实接触,面对面交流。
         学校层面:由于不同区域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慕课”反而可能会拉大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距。由于视野局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观念客观存在差异。擅长利用信息技术的师生所获得的资源将越来越多,而缺乏这方面修养的师生则将进一步处于劣势。
         国内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网络条件、教师条件、资金问题等阻碍了慕课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脚步。
         
         3、慕课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展望分析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学校间的慕课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慕课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将不再是想象。对于慕课会取代或者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学校、教师等事物都将消失的说法,我不敢妄下定论,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新的信息技术能够应用到教育教学上,可以让学习者同教师面对面真实接触,解决师生之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等问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对于拥有13亿人口、幅员广阔的泱泱大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教育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距,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慕课浪潮所引发的教育变革和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该得到国内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虽然慕课走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道路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慕课能否正真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需求还需要时间验证,问题也还有很多,可谓任重道远。但从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慕课的开展解决了传统教育底子薄、教师教学模式落后等多重困境的问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慕课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必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姜明文,李兴洲.“慕课热”之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2]李曼丽.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焦健利.慕课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