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粉
广西贺州第二高级中学 542899
摘要:现代社会处于电脑新媒体技术的转型之中,高中学生的汉字书写问题日渐为教师们担忧,了解学生的硬笔汉字日常书写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指导方法,成为了语文教师们的责无旁贷的工作。面对此种现状,对提高高中生的日常硬笔汉字书写能力,我们需要分四步走:先调查摸底,跟学生立好书写规矩,接着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养成写字方式的好习惯,然后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最后家校联盟,齐抓共管,形成注重练习汉字的好风气。
关键词: 高中生;硬笔汉字书写问题;硬笔汉字练习方法与指导
俗话说:“字中风骨,笔里情操”,观字便如观人,一个人的书写往往决定了人们对此人的第一印象。可是,近三年来参与中考、高考的语文阅卷工作,与同仁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便是学生们的汉字书写太成问题了:字迹潦草、汉子偏大或偏小超格、错别字太多。即便是在高考考场上,一篇内容文采飞扬,思绪和畅的优秀作文,也会因为书写过于潦草难以辨认字迹而就此埋没。如同美人迟暮一般,香消玉殒,无限遗憾。
在电脑等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下,处于现代社会的转型中的高中生对于写好汉字的概念已经淡化,在中高考的压力之下,学生们有写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课本古诗文,对于书写,只求快速,不求质量。面对这样的境遇,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呢?以下是我对汉字书写现状的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调查摸底,立规矩
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城市或农村、省外或本省,文化差异大,写字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如果在高一阶段,没有明确的告诉学生,写字规范、工整的重要性,到了高三年级,学生们会因为书写潦草丢失许多分数,在巨大的高考压力之下,他们无暇顾及书写,只能徒自哀叹,造成考场上的许多遗憾。
因此,我校在高一年级新生入学一个月之内,举行了“千人写字大赛”活动,进行书写调查摸底,了解高一学生的书写状况。一般情况下,我们发现学生书写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有些学生的日常书写时眼睛离课本很近,身体趴在桌子上写字、勾着手写字、字迹潦草、不断涂抹、书写速度慢、笔顺错误、用力不恰当,字过大或过小、排列不整齐,像蝌蚪一样扭曲,面目全非。曾经在人民网报上有报道:一份名为“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许多学生别说作业信手乱涂,连升学考试答卷都字迹潦草,直看得老师、家长望“字”兴叹,皱眉摇头。还有一项针对初高中生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学生承认写字难看,85.8%表示有人说过自己的字不好看①。但是百分之百的学生表示想写出工整秀丽的汉字。
针对这些情况,在高一年级,在高一年级,教师就要对学生立好规则:
(一)写好汉字的笔画、结构;
(二)用力恰当,不能过大或过小,大小要适中;
(三)忌潦草敷衍的态度,无法辨认的字迹应该重新写过;
(四)注意排面的工整,不强求有大书法家的模样,至少保证字迹工整,让阅卷老师能清楚你写的文字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一开始就跟学生讲清楚规则,立好原则,我们的学生对于日常的汉字的书写才不会随随便便,敷衍了事。
二、激发兴趣,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识字与写字初中阶段(第四学段)的要求是:第四学段:“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②。培养学生对于汉字书写的审美观念,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写字兴趣,让学生有写字的乐趣,我们从课堂的随堂教学、练后评价两个方面来展开。
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全寄宿的,一周六天的时间都规定在学校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决定把学生周一、三、五晚上6:30—6:50确定为硬笔汉字练习时间,晚自修三是硬笔汉字书写的指导时段。我会选择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观看,了解王羲之、颜真卿、柳宗元等大书法家的练字故事,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依据高中生善于模仿,好胜心强,定力较强的特点,引入书写等级考试。一个月参加一次考试,获得A级者,颁发证书。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获得一项证书,是一种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方式,这样的激励便是最好的动力。激趣发展为渴望再升华为能力,让学生拥有练字的好氛围,坚持练字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无愧于我们的汉字。
三、因材施教,定差异
对于指导高中生书写练字,我们老师们往往在课堂上将一个典型的汉字的笔画拆分成一笔一划的写入“田字格”中,当然这样的方式固不可少,并且它是一个有效的集体指导方法。但是,针对高中生而言,这样的方式还远远不够精细,针对性不够强,效果未必良好。因此,我们老师们更应该注重对书写汉字的情操陶冶,对于书写层次不同的学生分批指导,特别是在书写等级考试过后对每个考生的书写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并指正,明确告知学生错误之处,如何去做,怎样提高,而非让我们的学生漫无目的的去练习一本又一本的字帖。
四、齐抓共管,成风气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重视学生的汉字书写教学工作,当然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果想让我们绝大多数抑或全部学生练好汉字书写、注重汉字文化,单单靠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寥寥数言,课后的个别针对性指导,这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薄弱,语文作业认真写,其他科就胡乱的对付;又或者学生在学校认真写,在家胡写一通,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取得学校领导、各科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学生的书写教学中努力做到三点:第一,课内指导和课外练习相结合,以练习硬笔汉字书写为主;第二,写字作业与每一科的作业相结合,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刻记得认真书写中国汉字;第三,家长的全力配合,孩子的成长绝对不单单是老师的责任,而应该是家校联盟,家长重视孩子的书写,与孩子一起练字,一起参与书写等级考试,是最好的激励和支持。我们齐抓共管,形成一个:“科科作业认真写,家校联盟共努力”的练字风气。
张锡庚先生说:写字具有人格价值,写字揭示出人格特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形态的展示与写好字的形成演变是一致的。对于我们高中教师而言,只有千方百计的去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注重对汉字文化的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乐于写字,善于写字。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海外版:《“提笔忘字”威胁书法大国》,2012年04月19日?20:20?人民网转发。
[2]中新网 《电脑时代的汉字书写之忧:中国人不会写中国字了?》,2010-11-08 1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