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政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毕升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加速,加之互联网应用影响

         王毕升
         南充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637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加速,加之互联网应用影响,信息化的容量越来越多,信息资料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基层档案管理在基层经济建设、政务建设等方面亦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基层政府办事效率及服务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其信息依据功能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论述,进一步彰显了做好政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基于此,本文章对关于做好政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政府基层;档案管理;探讨
引言
         档案管理工作是政府基层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作为一项常项工作,各基层要注意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比较依赖人工工作模式,档案资料的管理效率较低,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效率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档案管理室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较为落后,相关投入较少,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1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又称档案工作。主要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价值评估、保管和编目。档案工作的职责是为档案信息提供安全保障。有四个原则分别是:没有损失,没有损害,没有混乱,没有分散。档案管理员应该小心谨慎的管理档案。档案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才能保证手中信息的绝对安全。
2政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
         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单位和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能够为单位的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但是,部分单位认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认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过于清闲,对单位的发展作用不大。档案管理工作一直不受单位领导重视,没有投入精力和财力,使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落后,人才缺失,从而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2档案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一般要求专人专管,但由于人员、经费等各方面问题,往往在基层单位无法实现,一般由综合办公室文职人员兼任。基层很少招录档案专业人员,档案人员非科班出生,上岗时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而是照搬前任档案员口授的经验和做法,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档案人员存在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现象,前者致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工作衔接不畅,后者导致档案人员接受新技术新业务的意愿较弱,难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档案事业发展需求;档案人员身兼数岗,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对档案工作投入精力不足,业务精进步伐迟缓。
         2.3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很多先进的科技逐渐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依赖比较先进的设备,如多台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等,但是目前,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部分地区没有建立的独立的档案管理室,甚至没有计算机,个别档案管理室仅有一台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购置较少,档案资料的编目、查阅、提取都依靠人工,管理效率较低。各部门基层档案室条件比较简陋,对一些档案资料保护措施不足,一些留存久远的档案已经发霉和被腐蚀,字迹十分模糊,很难作为凭证。
         2.档案收集归整管理不精
         存在重纸质载体、轻电子载体的情况,虽然近几年档案数字化工作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推进速度较慢,仍有相当数量的档案仅以纸质形式保存,且电子档案的备份工作仍未启动。存在重文书门类、轻其他门类的情况,例如,业务档案体量大,但其排架空间有限、分布不合理;荣誉奖牌散放在各部门,未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声像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尚未开展。

存在重年度归档、轻鉴定修复的情况,多年未对超过最长保管期限凭证组织鉴定销毁工作,对形成时间较早的磁带、磁盘、光盘也未进行整理修复工作。
3做好政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提高思想认知
         思想认知作为行为实践的基础,是做好政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最终质量。为此,档案管理应当引起基层政府领导足够的重视,牢固树立其在基层治理中的“信息源”、“数据库”作用,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从而驱动该项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可加大对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引起更多领导和部门的关注,并深化他们的理解与认知,以寻求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从业人员专业优势,根据所属单位服务特性,找准档案管理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契合点,突出自身工作价值,从而引起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形成全员协同参与的良好生态。基于此,紧密跟踪档案管理发展的动态前沿,认真审查其在基层单位的开展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加强顶层优化设计,并了解其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或阻碍,设置专项资金保障,不断改善政府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环境,突出领导层面的关怀,坚定从业人员信心,鼓励他们主动奉献自己的智慧,实现工作价值最大化。
         3.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对待自己的职务,做好保密工作,在任职时要做到,理清自己的头绪,善于创新,有创新意识,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创造一种创新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个职能岗位的人员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档案管理的责任人,而不仅仅是档案员个人的工作内容。只有建立全员负责、各司其职的环境,管理创新意识才能渗透到经营的方方面面,帮助全体员工从过去注重自身工作内容创新的微观层面,提高到整体上更全面的宏观创新。当创新视角由有限向开放转变时,基层单位更容易加速创新,提高创新效率。要努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工作思路。档案管理者要不断学习,高效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培养一定的责任感和业务素质,提高日常学习和工作能力,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网络时代,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设备为档案工作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要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
         3.4加大投入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所需的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做好硬件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档案室,保证档案资料室的温度、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档案资料的存储提供良好的环境。档案资料不仅仅包括纸质档案,还有电子文件和资料,要做好纸质档案的保存,避免其受腐蚀和损坏,电子资料的存储也至关重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硬盘、U盘等介质做好存储和备份,避免档案资料的丢失和被盗窃、篡改等。基层部门要拓宽思路,加强资金筹集,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足够的资金运用到档案管理中。
结束语
         基于此,应该加强监督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档案工作人员应该从以往的违法案件中吸取教训,对现有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要尽快整改。具体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对于办理与档案相关的各种业务的审查都不能放松。档案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核程序和把握档案工作的大原则,确保不会出现缺口。二是各基层单位对于档案的保管、调转、查阅等多个环节设置相应的责任程序,明确签字审批的责任,确保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各个环节都无漏洞。
参考文献
[1]何婧.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管理制度优化探析[J].管理观察,2019(36):57-58.
[2]暴峰.新形势下基层单位如何加强档案管理[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2):58.
[3]刘佳.提高政府档案利用水平的路径[J].黑龙江科学,2019,10(05):130-131.
[4]金波,晏秦.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J].档案学研究,2019(01):46-55.
[5]万玉侠.政府数据开放型档案服务创新策略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4):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