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成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四川德阳 618400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应该集中精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互联网产业,确保所有行业都已与互联网完全融合,这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和他们的未来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互联网作为大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手段和主要途径,高校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和互联网概念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1.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概述
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形式,“互联网+”并不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互联网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有效结合,与我们的理解有些不同,真正的互联网加实际含义是,它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有效地整合了网络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从而形成了新的发展方向。当前,受到“互联网+”强烈影响的传统产业重新分配和整合社会资源,并将资源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将新元素整合到新产品中,以探索更适合社会需求的新产品[1]。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产业除了保留原始本质外,进入了促进资源持续增长的转型,基于网络的发展在电子商务模式,在线旅游,这些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前景。与互联网的改革密不可分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只有与互联网共同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教学理念,对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适应“互联网+”背景的发展需求,然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存有的问题
有些大学在发展历史悠久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教学发展理念,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创新意识,教师很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学生难以有效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在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难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人才开发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计算机教学设置内容与时代发展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的“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如果学生没有专业区分,就很难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清楚地理解“互联网+”的重要价值,但是,有些仍然选择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对“互联网+”仍然有很大的误解,导致教师不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教学活动缺乏创新,只注意学生的笔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成就。
在教学中,导致很难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开展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学评估,提高计算机教学适用性,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2]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途径
3.1转变教学思路
计算机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高校应明确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运用互联网+开展教学创新,迎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树立创新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使他们对计算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以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3]。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新的操作软件,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教科书中解释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和当前时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计算机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学生对计算机有学习兴趣,并成为学习动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3.2优化教学课程,将计算机教学与专业课联系起来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也不同。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为了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大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基础外,我们还需要根据每个专业进行教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不同特征来设置目标学科。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是最普遍的通用公共基础。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之间建立联系,使整体课程模块达到最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艺术专业,除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外,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政策,使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知识来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机能力,为学生个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4]。传统的机械学生通常不注意计算机教学,认为只需要学习计算机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满足未来的就业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讲解基本的计算机教学外,将CAD程序说明添加到计算机教学中,使学生可以真正地拥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从而改变总体教学状况。
3.3优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社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计算机的使用。对于学校来说,应加强计算机教学实践,除了克服传统无聊的理论知识教学外,以便学生灵活地掌握计算机知识。目前,由于一些原因,一些高校并不十分重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导致计算机设备陈旧,计算机教室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实践活动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改善计算机教室的建设,增加对计算机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投资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途径,为所有专业学生开放计算机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以真.计算思维.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
[2]马颖琦.浅论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36-37.
[3]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4]彭国星,童启,刘强,朱艳辉,陈芳勤.围绕计算思维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2012(1):62-64.
刘敬成,男、汉族,四川泸州人士,1986年12月出生,工学学士,供职于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现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和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