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扎巴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德登乡小学 854100
摘要:学习,是改变命运和人生的魔术棒。思维,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武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阶段中的基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延展性思维有重要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下,渗透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被人们所热议。本文首先对渗透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做出了简单的阐述,并对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书本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对于教材,应该从书本的内容出发,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方式,抓准机会向学生进行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启发式教学的涵义
启发式教学不同于传统式教学,它抛弃了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增加了许多更新颖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更新鲜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变得自发地了解学习、发展独立思维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遵循学生生理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也要提高升级自己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阶段式的教学,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放松学生对于数学的排斥心理,通过另一种新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锻炼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能力,积极分析问题,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启发式教学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增强应对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一个更高的心态[2]。
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一)反思教学的不足
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小学数学相比小学阶段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抽象,学生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而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个过程。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单纯的遵循教材的讲解顺序会降低学生的新鲜感,降低学习效率。教师授课结束后没有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遇到问题运用不灵活。
(二)改革传统观念,适应新的教学角色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要解放从前的教学思维,把握时代的特征,打破常规,突破现状,在学校对数学学科的课程安排时,要注意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有步骤、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加大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与练习。
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角色,明确学习知识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决于学生“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持主导作用,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对一些难点重点进行适当提问,在起到监督、陪伴、引导的作用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过分依赖多媒体会使一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课步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散主意力,对教学反而起到副作用,致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末倒置[3]。
(三)更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分解,结合实际情况,把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更加吸引学生,有趣的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很强的系统性,书本教材的前后联系比较密切。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掌握教材要求与核心,在讲解新知识前要帮助同学对旧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并且在总结过程中一点点引进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将思维串联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要注意通过对重点的讲解利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加强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度。举个例子,教师对小学数学乘法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结合旧知识进行提问。例如:妈妈给小明的五个苹果,姐姐也给小明五个苹果,那么大家利用加法数一数小明一共得到了多少个苹果?大家有没有发现,两份五个苹果在一起也是十个苹果,这是为什么?接下老师带领大家进入到乘法的奇妙世界。
(四)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运用整体观解决问题
思维是闪烁的星星,是跳跃的袋鼠,是黑暗中的火花,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学生联想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具有丰富的知识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学生在进行自主梳理知识点时能更好地巩固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课堂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反复论证与讲解,尽可能的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尽可能的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4]。
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塑造数学思维。在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的教学角色,进行课前的有效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学生联想意识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措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创新思考[J].亚太教育,2016(28):29.
[2]杨红梅.启发式提问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探索与思考——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2):21-25.
[3]晨光.启发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姜乐仁教授访谈录[J].人民教育,1996(11):36-39.
[4]郭艳珊.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8(3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