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伟
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 152500
摘要:随着的科技的发展,美术课堂中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及其策略,运用好多媒体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更好的体验,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运用解决问题,更好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初中美术 ; 信息技术 ; 新技术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审美意识,更好的情感表达, 为学生形成培养多项技能,和更加科学的视野,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科学性的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产以达到情感共鸣,达到艺术作品对于人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作用---情感,是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以人为本,课堂是学生的,重视学生的需要。重视信息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美术教学在新的形式下的教学发展和长久的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在新的教学手段和新的科技下对于美术课堂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最感兴趣。但是以往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乏味,使学生兴趣缺缺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正可以给学生脱离这样的情景,与现在的科技发展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初中美术课本第二册第一课《中国优秀的雕塑作品》,展现的是我国古代雕塑“秦始皇兵马俑”、“击鼓说唱俑”等。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再配上古代戏曲音乐。中国古代雕塑造型含蓄、以意传神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就一览无疑,这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能体现美术的直观性和艺术性,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另外,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作品发挥想象或展开讨论,让学生有真实感,参与其中画面上各种雕塑的真实感,做到情境在现,会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热烈的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兴趣是源泉,学习是动力,从而体现美术课的宗旨
二、 应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融入美术课堂,有利于培养和唤起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达到跨学科教学的意外效果,有利于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知识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投入积极的情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这种情感。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课堂,音乐是流动的,他与美术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自古以来,音乐家因画作曲,美术家因曲作画的事例举不胜举。音乐除了形象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情感特征。情感共鸣音乐具有情感性,情感有感染力性。相对与美术作品而言,音乐更容易打动人,引起情感共鸣。例如在欣赏范宽的中国画作品《溪山行旅图》,可以用Powerpion制作课件以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
作品那种巍峨崇高的意境,随着音乐《高山流水》时而平缓、时而激越、时而悠远、时而高昂的旋律的变化。加上教师语言的描述作品那种的意境,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真理、体会到作者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无声到有声的跨越,使美术课堂更加立体,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最好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美术课也是一门有意思的课
三、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美术最终服务于学生的也是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于成长过程产生的迷惘和失落的一种慰藉满足学生对于成长中要面对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有科学的一种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存在美术教学“专业化”的倾向,造成“只重视技能,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培养千篇一律,多是空话假话,而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美术课堂中,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开阔了一个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于情感的需求和情感抒发最直接的方式,如欣赏课中,学生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会不知不觉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体现出美术作品的无声力量。如欣赏初中美术第二册第三课中的《艰苦岁月》雕塑作品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雕塑作品的图像投在大屏幕上,配上和缓的音乐和解说。这样雕塑作品那种反映革命战争年代,游击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表现革命战士在极端艰苦的物质生活和生死考验面前,仍然对革命抱着坚定的信念,向往美好未来的高贵品质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前辈那种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祖国英杰的无限敬仰之情,并且下决心向他们学习,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这是绘画相对于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是在以前的美术课中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通过多媒体声光电等多种技术融和的运用达到以往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和真实的情感体验
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情感感受作品的内容美的能力。
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是指艺术家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再现作品中的现实生活,以及再现这一现实生活时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美术作品从其再现的现实生活看,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天文的、地理的、自然的无所不容。其中,以事物发展中的“情节”作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情节性美术作品,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美的能力,对于学生欣赏作品,理解作者的感受,提高自身艺术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教师先剪辑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让学生目睹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场面,毛主席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健步走上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载歌载舞、盛大的阅兵式,威武的场面。通过片段学生不但对作品的内容美容易理解,而且对其形式美的认识也会达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对于家国的情怀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总之,随着现代教学设施逐步进入课堂,多媒体在美术课中的运用具有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的特点。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容易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不足的初中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让每个学生都不缺乏情感的体验,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有利的。将会对中学美术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做到“适时、适当、适度”,真正做到恰倒好处,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