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倩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榆树学校 辽宁 盘锦 124213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三大主科之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一直受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在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则是写作,因此学生写作能力则成为语文教师研究和探讨的工作重点。读写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以读促写,实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为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而写作则是语言文字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读写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也便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读写结合 实践研究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写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写作是对所获取的知识与阅历经过思考以后所形成的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表达的外在形式。而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体部分,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通过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资料,而学生借助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不能将两者割裂来看,而是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最终促进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借助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而这些传统文化都蕴含在语文阅读材料中,同时我国的文学作品类型丰富多样,具有古典名著,也有诗词歌赋,既有现代诗作,也有文学小说,戏剧类、科普类文章层出不穷,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在丰富学生的阅历。而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优秀的思想和文化,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体会。这些丰富的作品和资源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写作的素材和参考资料。比如,对于刚刚升入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量明显不足以支撑写作高质量的优秀美文,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增加课外阅读量积累文学素材,这样在写作时才有内容可以书写。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版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专门的阅读课程,将自己平时爱读的文章带到课堂,或者与同伴进行交换分享,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二、分析阅读材料,提升写作技巧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而且在文章结构设置、词语表达和语言运用上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才形成的,当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时,一定要对内容和结构进行剖析,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训练当中。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深知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工作的难度,因为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正确运用汉字,更要对字词的深意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能力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写出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分析本单元的阅读材料,体会文章优美的用词,学习其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所学内容亲自写下来。或者在教学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写作版块时,教师可以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为例,将其中含有写作技巧的句子着重讲解,同时引导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文意进行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章层次和结构,掌握写作思路。
三、培养阅读习惯,增加写作感悟
写作作为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表达形式,如果将所参考的资料照抄、照搬,那么就失去了写作的真正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时,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成绩,就选择让学生按照模板进行模仿,这样做产生的影响就会容易使学生的文章缺乏新意,没有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学生将自己平时通过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恰当地运用到写作当中,再将自己对写作主题的想法和见解予以表达,那么就会创作出具有标新立异的文章。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个摘抄笔记本,将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或者阅读课堂教材所积累的词句摘录到本子上,再在文段旁边加上自己的体会和对文段结构、语言的分析,而教师也要定时对学生的摘抄本进行查看、评阅,对学生分析得当的要进行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写作能力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研究工作的重点,教师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不能将阅读与写作分开看待,而是要将二者作为有机的整体,采取以读促写,以写绘心的教学策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有效解决当下的写作困境,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对文段和词汇运用技能的分析和表达,并且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感悟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裴慧莹.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52.
[2]郭晓冉.读写结合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44.
[3]王艳春.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