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曾冬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语文阅读尤其是个性化阅读教学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
        曾冬梅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金锁小学  362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语文阅读尤其是个性化阅读教学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应该构建灵活课堂以满足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加大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力度。本文将以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为立足点,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效率制定如下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 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板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打造高效阅读教学课堂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激活学生思维,打造适合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因此,下文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做出如下分析探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特点
        小学生的阅读形式多种多样,题材广泛,来源于不同学科的知识,同时涵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等多种不同领域,是阅读领域的基准和切入点;每一篇文章都带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都是作者内心丰富活动的真实体现;有多种体裁的阅读类型,拥有丰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每一篇阅读文章中,同样的语言也可以有不同的情感体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以后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加之,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也会形成风格迥异的阅读风格,个性化阅读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阅读文章的讲解也往往停留在知识点上,而忽略了学生对于文章内在意义的深入理解,导致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缺乏兴趣,停留在对文章的机械式诵读,而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内涵。加之许多语文教师在讲解初中语文诗歌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缺乏相应教学策略,无法激发学生思维,进而影响阅读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3.1充实阅读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为当代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是通过逐步根据阅读教学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素养。但当下部分学校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学方法相对落后,部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得不到有效利用,无法为学生呈现出文章本身优美的画面。以至于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冗长文章的意境之美,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符合文章中难以理解的意境的画面,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充实阅读文章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课题五《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一篇阅读文章的讲解时,本课题的教学目的是以课外书籍为例,营养学生边读边议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期间,可以讲述一小则故事导入新课,引发小学生注意力,由学生自主上台说出所读书籍的名称或故事大概情节,抓住不懂问题提出见解,与人讨论,边议边读。如以这篇文章为例“老虎为什么会没有牙齿”,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自主把握文章感情发展或情节变化。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3.2结合阅读篇章,进行迁移练习
        阅读的教学主要以诵读为主,但如果仅仅要求学生进行自己反复拼读,必然会造成学生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敢于创新,将阅读文章与书、画、文紧密结合,拓宽学生思维,拓宽阅读面。

教师要在学生读完后进行问题练习,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是通过对已有问题的条件变化,形成类似又有区别的新问题,对塑造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要对课堂习题进行“变式”,对文章后的课后题进行变形、转化、拓展、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发挥潜能,提高对文章阅读的应变能力,要达到“源于文章,高于文章”的教学效果。
        
        
        3.3联系生活,把握文章情感,培养个性阅读习惯
        阅读文章大部分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代表着作者本身真实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感受与文章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内心深处的感受。在阅读的世界内感知生活,与作者本身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目的,并结合现实生活对阅读语篇中的情感进行记录。有时初中生相较之下可能没有很好的文笔,可这却是他们有感而发的真实情感,因此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情感对于促进学生形成符合自己的阅读风格和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3.4关注学生看法,拓宽学生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灵活的课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没有孰对孰错。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不充分的备课则会影响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进而影响课堂效率。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回答不能立即做出否定或者批判,对于语文课文的理解,每一个人必定会有每一个人不同的思考方式,教师应该尝试“教与评”,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用头脑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型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变学习为享受。
        例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课题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讲解时,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爱书、护书习惯。然后由小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阅读风格选出适合自己的图书进行阅读,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经验感受,由语文教师评选出读书之星并给予颁奖。在整个个性化阅读期间,语文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开放性阅读,让小学生在阅读期间中自己去寻找并解决问题,找出适合自己的读书风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总的来说,新型教育趋势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对当下阅读文章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做出转变,激发学生思维,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分析指导,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满足新时代教育形式的要求。进而达到构建个性化阅读课堂,提升阅读质量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厚琴.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20(06):154-155.
        
        [2]王翔羽.浅析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20,9(15):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