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芷君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小学 415500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非常重大影响的,小组学习的形式是把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经过对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这样得以达成学校的教学目标,从根源上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要想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就要利用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老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的规则进行掌握,给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文是针对把合作学习的模式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来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其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分析
数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老师在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来进行提高。小学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的开始,为学生在未来有效的对自身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积累丰和富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到教学中来,指导学生在交流时候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增强自己的探索能力、沟通能力等多元化能力,推动学生知识技能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一、以生为本,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为了达到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着重的提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参加者与操作者,老师是作为课堂学习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老师则是要对于学生的主体性给予重视,把课堂适当的留给学生来进行自主讨论,让学生们的思维相互碰撞从而对学习产生新的认知,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比如,求图形的面积是小学的教学课程,在学习"图形的面积2"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照"图形的面积1"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小组讨论之前,老师把课前准备的拼接图形以组为单位发放下去。在实践中观察,当中的一个小组得到了一个正三角形和正方形为拼接的图形,经过一会的讨论之后,这个小组的学生每一个人利用老师发放的拼接图纸来完成绘制,画出一样的图形。之后,把绘制好的图形来进行折叠,把原来的图形分为三角形和正方形,从而得出"图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和"。随之结论的提出质疑的声音也随之出现,其他组的学生得到的是正方环形,不能对图形进行分解,因此就是图形的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小正方形面积的差。通过对学生结论进行总结:"拼接图形面积能够用分割和填补的方法来计算的",以此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依据教材的内容是有连贯性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更加深入的把握住图形面积的运算方式。
二、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要地位是要予以重视的,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依据小学生这一时期的特征,以此来实施小组学习的教育方法,给学生建立一个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并且,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贴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产生更好的互动式学习的方式。
比如,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中,老师需要把较为抽象的问题描绘成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动漫场景"喜洋洋做客",其中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喜洋洋,另外的两个学生分别演懒洋洋和沸羊羊,同时设定好懒洋洋家的门牌号是25,沸羊羊家的门牌号是38.门牌号是经过加减法的形式来表示的,比如,懒洋洋的门牌号是"20+5等",沸羊羊的门牌号是"29+9等",喜洋洋只有选出表示门牌号的所有正确答案,懒洋洋和沸羊羊才能让其来家里做客。这样可以让学生可以顺着情境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自主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通过较为有趣的意境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意境中学到了知识,让学生学会了《加减法》这一课程,并且对其的认知和理解更加牢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可以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大大的提升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三、设计问题,合理公平分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首先,数学的理论知识是构建问题时密不可分的,进行小组的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可以做好一个指导者,经过对问题的设计来带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老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精炼和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增加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其次,合理的规矩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时也同样是需要规矩的。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每一个小组的综合能力是一致的,使得学生可以在多个角度思考和讨论问题。
比如,在传统的小组学习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依据学生的座位来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沟通和讨论。但是要想提升小组学习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老师就需要在小组学习时,在课前就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来给学生合理的分配好小组,确保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分工明确的学习,这样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并且,在实践的交流和讨论中可以使得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缺点以及其他同学的优点,进而实现对自身的完善和提升,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的源泉就在现实生活中,同时数学也应用在现实的生活中。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情况,使得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优点,指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共享和碰撞,对于全新的知识进行不同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在能力和知识这两方面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 20) :119- 120.
[2]蔡淑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 科教文汇( 上旬刊) ,2016(13) : 94 - 95.
[3]印丽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 (小学),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