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山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李生玉 何俊
[导读] 现代化教育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生玉  何俊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牛街镇中心小学   
        [摘要]现代化教育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着力探究如何挖掘学生生活中所蕴含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高效的学习语文学科,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实践,提高语文教学效力,提升山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山区  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提升策略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为了提升山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我通过23年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针对提升山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了集中分析与阐述,探索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通过有效、高效的教学活动收获语文素养,提升山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益,使山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升,让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挖掘学生生活中所蕴含的语文教育资源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每一个特定节日就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挖掘我国的“节日文化“资源,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从而对这种资源进行好好地经营。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教学中,我结合语文教材积极探究,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促其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如在教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水调歌头》和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话端午》、《春节送祝福》期间,我注重营造强烈的“节日意识”,广泛进行资料搜集、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知道有关传统节日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的来历、相关的过节风俗以及品读文人墨客描写传统节日的佳作,让孩子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及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孩子们在学习教材中优秀篇章的同时和老师家长或吟诵诗篇、或创作佳句等,结合传统节日多种渠道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引入趣味化理念,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学好语文知识
        切实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可以说,趣味化理念也是提升山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生活环境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需要我们教师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是当下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平等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平等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投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三、创设良好的情境,优化山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实践
        当前小学语文重视“以人为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至关重要。如何应用情景创设法以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从而提升山区语文教学效果成为老师们思考的核心问题。创设情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自然要求老师们采取正确的应用对策才能够发挥其最好的应用价值。
        大多数小学生的年龄均处在6至12岁间,这个年纪的孩子们还是很热衷各种游戏。假如能够将游戏复制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不是什么难事了。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能够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会觉得课堂太过于枯燥,这样不仅仅能够营造轻松的环境,还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比如说,在讲解《乌鸦喝水》一文时,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将课文所要讲解的内容排练出来。当然,孩子们在排练课文内容的时候,要重点突出课文中的新词。孩子们想要顺利地排练课文内容,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完成预习工作,主动地学习课文中所出现的新词,在潜意识中提升了自己的自学能力,还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课改以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提升山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们山区广大教师积极探求的重要课题。教师只有从课堂本身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身修养,结合情感教学、兴趣教学、科学教学等方法,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家清.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思路及实践尝试[J]. 学子(理论版),2016,01:32.
[2]张芳.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8(19).
[3]叶海霞.谈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J].甘肃教育,2019(08):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