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语用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何兰川
[导读] 语用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
        何兰川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同富小学530600
        摘要:语用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优化小学语文语用教学,对促进学生扎实语文学习基础,正确掌握语用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切实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学好语言文字,用好语言文字,善于感悟、摸索、应用有益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形成必要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达成语言文字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语用教学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用。语文学科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不能走向偏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融合意识,深潜文本中,筛选语用点;要根据学生的学力基础,设定学习目标;要通过语言鉴赏和读写训练等途径,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知识内化,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实施语用教学,即坚持以语言文字的习得与应用为教学实践主旨,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及状态变化,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学习环境中如何真正掌握语言文字技能、养成良好语文素质与能力。通过语用教学内涵的分析,教师应做到两方面的教学要求。一方面,要科学把握语用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语用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能在特定的语文学习情境中正确书写文字和词汇,科学使用书面语言,合理开展口语表达,有效把握文章结构、体裁和特色,而且要求学生能善于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阅读和学习活动,学会创造性学习,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把握语用教学的关键。实施有效的语用教学关键是强调语言文字的切实积累和实践应用,大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语用教学策略
        (一)经典鉴赏,落实语用
        语言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言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有学法传授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法选择,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小学生语言鉴赏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往往找不到切入角度。因此,教师要从典词、佳句、片段、结构、写作特色等角度展开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项,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鉴赏学习情境中。如,六年级《少年闰土》一课为例,教师可通过图片或文字描述,对作者鲁迅先生的生平、著作及文章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产生一定认知,为阅读建立情感基础。然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学生通过阅读,画出“无端”“如许”“素不知道”等词语。教师引导学生释义,为学生解读文本扫清障碍。教师再提出开 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少年闰土给读 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基于文章整体进行思 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摘录“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等句段,及“圆脸”“小毡帽”等词语,并通过“雪地捕鸟”等事件的叙述,指出闰土是一个天真活泼、朴实健康、机智勇敢的人物。学生通过对人物性格 进行层进式解读,在脑海中构建了生动的闰土形象, 利于其精准把握文章思想感情,能为下文走向建立理 解基础。
        (二)读写相长,提升素能
        语用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读写有机结合是开展语用训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和素质的有效策略和必然选择。教师应注重优化设计读写教学,除了重视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还要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深入关注文章题材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色,以读促写,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语用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课《北京的春节》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么过春节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说的兴趣盎然,这样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然后,在多次朗读中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通过阅读强化感悟
        通过阅读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教师还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文章,文章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要积极健康,包含的信息要全面丰富,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此外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话剧表演、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引导学生去欣赏文字的美,领略文章的价值内涵,从而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说理文、诗歌等,运用具有特色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其中心思想与表达的情感。其次,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不断增加问题的难度与深度,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回答问题,进而强化自身语用能力。最后,教师还要遵循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搭建一个语言综合运用的平台。通过由浅到深的引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语用训练贯穿到阅读教学中,进而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使其能够巧妙地组织,灵活地运用,准确地表达,进而提高自身语用能力。
        (四)夯实基础,细品特色
        语感能力、语言文字知识等都是语用教学不可忽视的基础。教师应灵活结合具体的语文诵读、品读词汇等教学形式,重视夯实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言文字基础,指导他们细致品味语言特色,以保障语用教学有效进行。语感能力是语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优美的诵读文章,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口语表达训练的好素材。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比如:教师的范读、自由朗读、默读、竞赛读等等。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在用读的方式表示对小艇的喜爱。发挥想象,体会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这个前提,在请同学们带着这美好的感觉一起朗读他们就很容易的读出了“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通过这样反复的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体会到了俄“威尼斯的美”,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尤其是明白了“小艇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所以在高年级语用教学中,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和语言情感表达能力。
        (五)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重要目标,教育改革难度也比较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构建现代新型教学体系,调整教学结构,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比重,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规范的教学形式之下,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文字运用体系,让小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强化,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加以锻炼,教师不能一味的统领课堂,要将小学生视为课堂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基于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突出要让学生积极发言、敢于发言,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思考能力,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设计,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筛选、对语言鉴赏方法进行创新整合、对读写训练进行延伸处理,以提升语用学习品质,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胜.谈小学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41-242.
[2]郑建华.小学高年级语文期待实践性语用教学[J].名师在线,2019(08):13-14.
[3]叶聪敏.小学语文语用教学四大环节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