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韩丽华
[导读] 研究性学习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
        韩丽华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洩湖中学  711700
        摘要:研究性学习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1999年这一概念被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引入,自此之后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研究性学习在全国多个省份推广开来。如今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已成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和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章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语文;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理念的不断革新,其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方法需不断创新。但是现阶段很多一线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处于茫然无措、无从下手的状态。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滞后性与单一性,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始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就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而言,其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同样未能得到良好的激活。究其原因,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未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注重趣味性元素的融入,教学手段陈旧僵化。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未能注重师生互动的开展,久而久之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
        (二)信息教学实用性不强
        虽然信息化与语文课堂的积极融合,改变了学校教师自身的引导方向,但是缺乏实用性的应用手段,也让教师的角色不能很好的转变。这就导致了高中语文教师无法利用丰富性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去积极进行知识的积累。无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素材,从而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便无法积极调动起自己的学习动机,使自己对语文的兴趣不能很好的形成。即便教师在进行更多教学内容展示和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运用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也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地位。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单篇课文教学模式
        详细来讲,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既可以将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作为研究课题,也可将课后练习当成探究对象。

例如,对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恨歌》一文的探究中,这首作品的主旨在于“长恨”,但是“长恨”的根源在哪呢?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先由教师对作品背景知识、作者概况进行介绍,然后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并最终得到如下结论:作品主要体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感人爱情。但是如果我们对该文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分析,则会发现文章并不是那么简单,文章绝不仅仅是“爱情说”,还有“荒淫误国说”以及“讽喻说”等多种主题。通过诸如此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同时还可将以往枯燥的讲解式教学,转化为一种趣味性的研究式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能够更加准确且高效的分析问题,遇到问题和困难也不会退缩,高中阶段的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终身的好习惯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就一篇文章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思维碰撞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
        (三)加强研究意识,学习理论知识
        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陈旧的教学观念必然导致教学实践的落后,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加强乡村教师群体的研究意识,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实施模式,才可以更好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细化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指导学生选题开题、计划方案、文献索引,并且要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整理、汇报、交流研究资料。此外,还要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紧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创造开放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真正的活动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积极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热情,以游戏和活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推动高中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新英.浅议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34.
[2]肖文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5.
[3]陈林霞.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的实施模式[J].现代交际,2018(05):5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