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高海英
[导读] 语文知识从生活而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高海英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     325603

        摘要:语文知识从生活而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
    生活化教学就是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下展开教学工作,让生活融入学生的学习,将教学的目的自觉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增加学习愿望,增加学习积极性。语文学科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同样也有语文,如何有效的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生活再现课本,降低理解难度
        以文字为载体的语文课文,将不可能再现为可能,充分发挥了人们的想象力。但是,在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内容对小学生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有一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远,是小学生还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体验,因此,很难带入到情境之中,给小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用生活化的场景再现课文中构造的世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体验到作者的经验感受,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更加轻松的理解课本中的内容[1]。
        例如,在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时,大多数学生都不了解孔子,对孔子还比较陌生。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对孔子有一个了解,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孔子拜师”的视频动画,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们,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孔子作为大教育家,身上具有的谦虚好学精神,从而让学生自觉的向孔子学习,学习他身上的优良品质,将其树立为学习的榜样,提升学生的素质。
        二、在生活中体验,深化感受
        语文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学习,而生活是一种直接性的感受,生活化的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直接感受,将情感真实化、具体化,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将课本中的间接经验,化为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2]。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后,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了火烧云的颜色,体会到了火烧云的美。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发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过火烧云吗?谁能和我说说你看到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兴趣非常高,但是好像对火烧云没有什么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有火烧云的天气时,到学校的操场上去观察火烧云,让学生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火烧云像什么,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观察的火烧云写成一篇小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扩展生活领域,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是在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生活就是语文的外延,语文课程的扩展也在生活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利用生活资源,与语文的课本知识进行联系,找到共同之处,将生活与知识进行连接,将生活作为语文知识的扩充,扩展语文知识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增长经验[3]。
        例如,在学习《泉水》这篇课文时,学生跟随着泉水一同经历,感受到泉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说明我国水资源目前的状况,让学生了解到水资源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激发起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习惯,在生活中要随时记得拧紧水龙头,减少浪费;要喝尽矿泉水瓶中的水再将其丢弃,等等,从自身的日常行为中做到保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和当地的环保部门去参观,或者查找一些书籍、报告等等,让学生全面建立起环保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针对当地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进行一个小调查,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增加自身的直接经验,更加直接的了解到当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来,学生对泉水的感受更加深沉了,教学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四、扩展语文课堂,扩宽知识范围
        生活中就蕴含着语文知识,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场所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家庭、学校都是语文学习的场所。首先,学生主要的教育场所就在家庭中,学生最重要的教育者就是父母。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家庭联系起来,教师要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家庭情况设置不同的语文教学任务[4]。
        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做服装生意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家的服装设计一个广告语;有的学生家长是做水果生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不同水果的功效等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在完成任务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会主动向家长和教师请教,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其次,学校中丰富的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语文活动,为学生创造语文的生活化情境。例如,可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演讲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自信的性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充分思考,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包环. 注重体验回归生活——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2):207-207.
[2]姚能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隐性课程的实践[J]. 考试周刊, 2018, (58):59-59.
[3]缪吉燕. 关于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8):33-33.
[4]袁治军.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21):249-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