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明
仙游县榜头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萌芽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与文艺性兼备的重要学科,是传承文化的必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辨形识字、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在素质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不能被懈怠。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不能仅仅依靠在语文课堂上对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阅读进行学习,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跳出课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还需要语文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拓宽语文知识面的广度,提升语文知识面的深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受到更多知识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外阅读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正确的、合适的语文文化洗礼,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课外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阶段学校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在相应地提高,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已经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仅仅依靠课堂的短短几十分钟,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开展阅读,让学生开阔眼界,从书本中领略世界的美好,有利于学生不断拓展语文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读物中的故事情节、思想情感等内容进行阅读与品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情感之间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让学生深入读物之中,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最后,课外阅读文本中记述的故事或纪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其印象,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阅读中所积累的故事素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策略研究
2.1 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不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兴趣都是教学的最大推手,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或读物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课外阅读事半功倍。
例如,对于富有童趣的小学生而言,童话故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语文老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叶圣陶的《稻草人》、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等童话著作,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在丰富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2传授高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受系统知识体系教育的时间较短,对于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科学的方法。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能,为学生传授高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在对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这一国外名著进行阅读时,由于著作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便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首先著作简介,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其次看目录,了解书中的大致结构分布;然后初步阅读故事内容,对情节进行整体把握;最后品味其中的优美佳句,回味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方法的指导,让课外阅读变得更加高效。
2.3 利用线下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除了需要学生主动地阅读之外,还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验。利用线下阅读的检验活动,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个实质性的、明确的方向,让课外阅读变得更有交互性,同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活动,把握学生的整体课外阅读效果,便于及时调整课外阅读的素材选择或阅读难度的调整,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定期开展课外阅读评比,掌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或通过开展读物互换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节省学生的阅读成本;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诗词比赛,促进学生对优秀诗句的积累。这种通过开展线下阅读活动的方式,有利于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结束语: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小学语文老师的指导,在阅读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传授、阅读活动的开展、阅读技能的训练等方面进行引导,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方向,让学生少做“无用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老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指导方式,让学生爱阅读、懂阅读,有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高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澄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J].读与写,2020,17(21):287.
[2]陈宏杰.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江西教育,2020,(21):43.
[3]冯亚平.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20,(6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