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欧红燕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把教学重点由应试成绩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上,
        欧红燕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龙潭镇中心学424503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把教学重点由应试成绩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上,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改变了我国如今的教育现状,有效推进了我国的教育改革,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实现了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因此,教师要变更原有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在课堂里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寻找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小组合作
        【正文】目前,我国新课改要求各科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指导活动,建设具有开放,自由气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知识内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授课时,要侧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突出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人意识和主动意识,改变以前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并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转变学习模式 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剖析,我们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属于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和决定者,学生只要服从老师的指挥,听老师的话,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呆板的学习机器,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想法。也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这种教育思想下,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上注意力较难集中。而自主,合作和探究这种学习指导方式,给学生设立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自主学习方法。另外,这种学习指导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享受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爱上学习。
        1.2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和沟通能力 ,增强合作意识
        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合作小组,在进行课堂讨论环节时,小组成员要积极的参与到组内讨论和研究中,在发生意见矛盾时,学生要树立换位思考的意识,站在其他同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同理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意见相左,请求老师判断时,教师要实事求是,肯定正确答案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思考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二、课堂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的策略
        2.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创造自主学习环境
        研究表明,在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会感受到自由,不僵持的氛围,会喜欢和接受这种学习环境,从而自觉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会学生查阅《新华字典》后,让学生使用字典或者其他学习工具,把新学的课文中不熟悉的字词写上拼音,并分析字词的结构,最后教师把字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抢答,并让学生站到讲台上,把字词补充完整。这一课堂活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立课外学习环境,例如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等,发动学生参与进来,这种符合学生特长而开展的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2组成学习小组,活跃课堂气氛
        为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和性别比例把学生分成很多个小组,在发布任务时,教师要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平等尊重,相互帮助,积极探讨,注重发挥各个成员的长处,从而在相互配合中完成任务。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给每个小组划分一个或多个段落作为小组研究内容,让小组根据自己分配到的教材内容,研究文章大意,圆明园的毁灭是从哪方面写的,为什么会被毁灭和毁灭之后的影响,然后让成员寻找资料和讨论,最后交换意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在学生没有头绪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解读和回答问题,在所有代表回答完毕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还使学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优势,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当下教学活动根据自身特点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脱离原来机械,被动的学习模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审视自己,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1]汤瑜.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J].甘肃教育,2019(17):108.
        [2]闫敬伦.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构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