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
(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 256600)
内容摘要:经过十年新课程的实验,教师对课堂的关注,已经从整体的前提下逐步转向到关注细节,对课的研究在向细节的“可行性、有效性”方面迈出了很大的一步。细节虽小,然而细节却能决定课堂的成败。本文结合实例对细节教学的价值进行了多方位的诠释,旨在引领教师为了成就精彩课堂,关注细节教学, 逐步养成做细节的精神。
【关键词】 关注课堂 细节优势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动态化处理教材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操作。一些小细节,就给全课教学造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就给全课教学凸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 亮点。好的小细节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细节虽小,然而细节却能决定课堂的成败。
一.细节彰显教学理念
初中新课程实施已近十年,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教师们都能领会新课程理念,并正把新理念逐步渗透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之中。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新课程实验之初的课堂教学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比如:情景化、生活化、活动化、过程化、加上即时评价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氛围热热闹闹等。这些特点为新课程实验之初的课堂确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经过三届新课程实验学生的成效分析,教师们对现在的课堂又有了重新认识,如何“既能体现新理念,又能关注课堂实效”的课是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很自然地对课堂的关注,已经从整体的前提下逐步转向到关注细节,对课的研究在向细节的“可行性、有效性”方面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经过认真周密的设计,就能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
出新的教学理念。
【案例片断】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14.3《因式分解》一课中的例题教学:
例 检验下列因式分解是否准确:

原来采用的方法: 教师先呈现上述题目,学生审题后,教师说:下面先看老师怎么写,注意解题格式。
(教师自问自答自己板书①②两题)

第③④小题:学生模仿练习,…
现在采用的方法:教师先呈现上述题目,学生审题后,教师问:你有什么办法检验?
生:右边计算。(生讲师板书)

师:换句话说,怎么样时不正确?
生:右边计算出来与左边不相等时,不正确。
师追问: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其实质是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的?
师生归纳得出:整式乘法。
第②小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第③④小题:学生练习,2人板演,并讲评…
反思前后两种教法,收获颇多。原来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学生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后,不敢让学生尝试,而是马上提示解题格式,第①小题“正确的”示范后,教师又担心第②小题“不正确的”学生可能不会书写,因此两题都先作示范教学,学生在教师的一切关照下不需动脑,缺少思考的时间。后一种方法教师加强了提问设计,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尊重学生的主见,又不失时机地追问,使解决问题的方法都由学生自己获得,练习的设置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上学生积极思维,兴致很高。“该例题教学的细节”流露出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显然这个细节教学是课前可以预设的,从中真正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教学也如此,教师认真教学仅仅是基础,更需要用心教学,时刻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关注细节的精心预设,以达到更好的生成。教师若能经常如此的预设,关注细节教学,必有意外的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考虑问题会更全面了,教学效果会更好了,同时教师的领悟能力、预设能力等会更强了。
二、细节体现教学风格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习惯,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刚参加工作不久,听一位同事上课,看到他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例题呈现后,教师一声不说,在学生中来回巡视,而学生们则马上自己边轻声读题,边在草稿纸上思索。这时教室虽然很安静,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动笔。联想自己平时呈现例题后,总要自己读题或请学生读题或师生一起读题后,再提问题,学生回答。有时课堂上虽然师问生答很热闹,但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只是滥竽充数,随声附和。久而久之,学生看到问题,就在等待老师(或学生)读题,等待老师提问题、启发,从不自己先思考。所以当时心里很羡慕这位同事,这班学生怎么这么听话。课后聊起这种想法时,同事说,我一向来就这样训练的,学生已习惯了。噢,明白了,这个细节(例题)教学体现的是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来源于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细节积累。在这之后的听课中,我特别关注每位教师的细节教学,虚心向同行学习。如: 曾听一位老教师上课,跟着他引导学生的思路从结论一步步逆推分析到已知条件时,突然回顾神一看,出现在黑板上的是很整齐的证明过程,教师已把证明过程融入在分析过程之中,可见该教师的板书设计是何等的独具匠心,这是一位老教师的教学风格。又如:曾听一位优秀青年教师上课,她的课堂上,凡是学生上台板演、批改,板演者与批改者都必须署名。这样的署名,对下面的学生来说,很清楚是谁做的;对学生本人来说,多了一份责任感,要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因而不能随便写写。这一细节教学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同时学生争着上台表现自己,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对执教者来说是不经意的教学细节,却最能体现执教者的教学风格。这种细节已是一种功夫,而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需要长期的关注与积累。作为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个细节教学,领会其设计意图,努力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细节决定课堂效率
有些细节表面上看很随意,很简单,似乎是信手拈来,即兴发挥所得,其实是教师深思熟虑的结晶。“同课异构”活动中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同一知识点,有的教师讲得很辛苦,反复强调,而学生总是不领情,依然错误很多;而有的教师只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效果出奇的好。新人教版(2012年修订)七年级下§7. 2《平行线及判断》一课中介绍平行线的一种画法。例:已知直线AB和直线外一点P,过点P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AB平行。由于学生在本节课中首次接触平行线概念,是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这里讲平行线的画法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很难理解这种画法的正确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实教师只需要多了一个细节——“画长方形”就事半功倍,抓住了两者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了联想的素材。真可谓:“小细节中包含着大智慧。”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合理使用教材?这里有很大的空间,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期望教师多为学生着想,预设更多精彩的细节,取得更大的实效。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细节教学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成就精彩!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之点滴[J]. 向翠萍.??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2]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训练[J]. 田永蕃.??教育革新.?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