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过程性评价,激发学习能动性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黄月兰
[导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黄月兰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心小学,广东 佛山528322

        【摘 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英语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强调“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因此,采用形成性评价能提高学生运用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且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小学英语  课外作业  学习能动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城市落后;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相对不均衡,家庭教育方式、教育投入的差距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乡村与城市之间英语教育的差距、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使得乡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我校位于城乡结合地带,英语教学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学生都进行居家学习,学生学习质量很难把控。为了改善我校的英语教学及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提高线上学习效率,我尝试把形成性评价应用到课外作业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一、巧用形成性评价,明晰评价概念
        教育心理学家莫雷说:“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1]由此可见,通过活动记录、测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指导,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性特点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巧用形成性评价,协助过程性管理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与工具并重的语言,其教学应立足于课内,也更应重视学生课外语言英语实践的引导。因此,形成性评价可以在如英语课外阅读、英文写作、英语趣配音等听说读结合的作业上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我在如何激励并引导五年级学生进行英语趣配音以养成听说读的习惯的实践中,试行了以下的评价方法。
(一)操作方法
1.这个班的五年级学生按照个人学习习惯自行组合趣配音小组,每个小组5-6名同学,并自行推选小组的组长,制定小组学习口号。
2.趣配音小组每周进行学习,可以每周选定主题进行学习,也可自由学习,学习后一周进行一次小组分享与总结。
3.老师每周定期对同学们的趣配音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小组长向老师进行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及老师的检查结果,老师针对班级趣配音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表扬一周积极学习的同学。老师组织一个月后进行班级分享,一学期让同学们对自己一个学期的趣配音学习情况进行汇报,可邀请家长参加。
(二)评价表格
                            

(三)表格使用方法
1.评价表格只记录学生在家进行英语趣配音的情况。
2.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或小组外找一位趣配音竞争对手,并记录对手每周配音量,填在表格内。
3.学生在每周趣配音前制定个人配音量,并填在表格上。
4.学生在每周结束后统计个人实际配音量,并填在表格上。
5.学生在每完成一趣配音后在表格上记录配音的篇目和配音的时间。
6.每周结束后学生对一周的趣配音表现进行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
7.采用A、B、C等级对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进行评定。
(四)评价标准
1、一周配音量在4篇或以上的为A。
2、一周配音量在2篇或以上但少于4篇的为B。
3、一周配音量在2篇以下的为C。
(五)设计意图
1、通过形成性的评价活动可以系统地给学生、老师和家长们清晰地看到学生们一个月以来在校进行英语书籍阅览的情况。
2、利用竞争对手、趣配音目标等项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的积极性,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落实目标,且引入竞争机制和达标数据提高配音成就感。
3、通过形成性评价还便于学生之间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听说读的习惯。
        三、巧用形成性评价,激发学习能动性
        从以上设计的评价方法中不难看出,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1、激发兴趣,培养个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成长,更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小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之保持。但在现实中,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绩效评比、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外作业上教师往往只布置书面的作业,或者是简单的听录音读课文,且对这些听读的作业往往会在检查上有所疏漏,或让小组长检查签名,或有时间再收书检查,甚至会忽略检查这一环节,忽视了评价的作用。久而久之,部分学生成了南郭先生,钻空子,不做作业,反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采取恰当的形成性评价,利用其中的肯定性评价、自主设定学习量,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定相应的学习量,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2、引入竞争,能动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形成性评价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上面的这份形成性评价,每个学生都可以跟进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起点、目标,并通过各自的努力,与学习同伴或相互、或相互竞争、或相互追赶,达成自己预设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进步的快乐,而且老师的点拨引导作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3、多元评价,注重实效
        在课后作业中运用形成性评价中,多元化的实践方式,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不仅充实了课堂教学,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评,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自评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诚信的素养,实事求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明确学习方向,改进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学生互评。学生通过微信群交流、展示等小组活动,学生能否在交流中对同伴进行中肯的评价、能否虚心接受同伴意见与建议、是否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良好发展。
        (3)教师评、家长评。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教师和家长着重在过程中对学生参与的课外英语活动中进行监督、管理,对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给与鼓励与肯定,指出不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实践证明,形成性评价给学生的英语课外作业提供了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调整学习策略,建立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补,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莫雷 《教育心理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
        【2】赵淑红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形成性评价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2001
        【3】《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 李雁冰 《课程评价论》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