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犯错误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管建兴
[导读] 家长几乎没有不被孩子那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管建兴
        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第二中学     
        摘要:家长几乎没有不被孩子那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外的违规违纪行为所困惑着、所苦恼着。当孩子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家长,当孩子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给予孩子预留改过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要一味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批评责备孩子,更应该充分地挖掘孩子违规违纪的错误行为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其在成长的历程中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思想的成熟、道德的高尚、情操的完美和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错误” 价值   思想
一、巧用“错误”,从错误中寻找成功的价值
        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孩子所犯的错误都是其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可爱的错误,在其学业考试或作业中所犯的错误也一样。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仅各方面素质好,也希望孩子的成绩优;孩子成绩考不出来,孩子自己烦恼,家长也担心。如何解决孩子的学习错误,考试方法不当呢?家长应该从孩子的本身出发,让他们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接受的权限,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和责怪。针对孩子出现的这些错误问题家长应该多想想怎样处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这种错误是在学习、考试的过程中产生的, 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在自己的学习、考试中来改正,从而形成正确的知识积累和考试技巧;而不要简单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应该用指点迷津的睿智去化解,点拔孩子的“错误”,充分的利用“错误”的价值,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从错误中寻找成功的价值。
二、分析“错误”从错误中确立正确的意识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哪一位负责任的教师会对孩子的过错行为置若罔闻、熟视无睹的,都会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批评复批评、教育复教育,并且会责令孩子检查复检查,保证复保证(孩子保证加家长保证)。但是通常的情形是这些保证复保证的孩子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旧病复发或者又添新病,根本没有从错误中确立正确的意识。而我们负责任的老师又会不厌其烦的重复昨天的故事,有所不同的是会加上“屡教不改”之类的愤慨之辞和无可奈何的“一身叹息”。

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反思的是,我们是如何利用“错误”这一教育资源的?是“旧病复发”还是旧病根本未好?是“屡教不改”还是“屡教而终未得法而不改”?是不是真正的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产生,从而从错误中确立了正确的意识?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是以一种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段从本性上说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所以对孩子的过错,家长在采取教育措施之前,一定要客观地了解一下他的行为动机,分析一下他的错误生成,而不是简单的责令、检查、保证。从科学的发展史来看,通向真理的道路,确立正确的意识常常是以错误为基础,一个较为圆满的答案、一条较为成功的规则总是通过许许多多的探索者、尝试者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提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而达到的。
        三、认识“错误”,从错误中得到思想的提高
        错误是孩子思想提高的途径。毛主席说的好:“孩子从无知走向成熟,是在不断的错误中得到经验,所以不要忽略错误的教育价值。”孩子发生“错误”,有时是因为认识上发生偏差或是同学间语言上发生冲突,才往往做出鲁莽的行为。家长应该抓住时机与孩子沟通,避免鞭挞指责;但在沟通时,家长想依靠简单的几句哪怕是语重心长或者是煽情的话是不可能打开其心锁的,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让孩子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得到思想的提高。正如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敢拿脑袋的担保,如果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真诚沟通的前提下,孩子能够坦诚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毫无保留的与他所信任的老师言说的情况下,老师的利用错误进行教育才可能会有所成效,孩子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孩子犯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纠错寻因,与其沟通并加以总结,有效地提高孩子对错误的认识,这对于预防同错再犯,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孩子从错误中辨明是非、增强理性、升华情感、提升自我;从错误中得到思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才算真正有效的利用了“错误”这种特殊的教育资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的一生是会犯下大大小小许多错误的,我们要引导孩子能够正视错误,拥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的意志和毅力,利用错误的意识和睿智。从错误中接受教训、总结经验、变废为宝,正确对待孩子所犯的每一件错误,是我们家长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法宝,是素质教育下家长、老师必备的教育观念,是父子母女和谐发展的关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