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群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城北小学校 646100
摘要:在新课标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引发了众人的密切关注,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知识之外,更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形成学习、生活中所需的关键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法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充分了解群文阅读内涵的基础之上,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内涵;开展;阅读能力
引言: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群文阅读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教师的追捧,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教材内容单一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改进了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对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简述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将其进行划分,使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内涵上、表达方式上相同或者相关联的文章、阅读素材、课文资料等在同样的教学目标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对教材课文阅读的理解,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有利于阅读兴趣的萌发,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在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学要求下,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给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学生生活、学习乃至今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所以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阅读素材单一,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知识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内在学习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教学任务,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
(一)根据选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教学不是将多篇阅读文章揉进一节课,让学生进行阅读即可,而是需要教师确立议题,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后,再选取相应的选文,并且选文的内容应该有对应的特点和相关性,同时兼顾这些选文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之前,要充分根据选文的特点确立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如:一篇带多篇、群文共读等),以此来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奶肚子里旅行》阅读教学时,关注这篇课文的特点:这是一篇以科普内容为题材的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形式告诉学生牛胃的构成,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科学知识。教师在进行这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内容的这一特点,为学生选择更多科普类的童话故事内容,如《恐怖的城堡对》《米格—21丢日记》《莴苣》《小意达的花儿》等,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让学生明白这类题材的课文基本特点:既注重科学性,又充满了合理的想象;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给学生带来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挥出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二)注重群文阅读中的差异化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能满足不同的学龄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小学阶段,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属于中段,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乐趣,小学低年级重在识字、写字,感受阅读的乐趣,中段学生重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拥有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不利于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素材,这样不仅能够长时间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持续性阅读,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如在教学“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议题时,如果是低段的孩子,可以在教学《沙滩上的童话》后,让学生学习《神笔马良》《七色花》等,了解故事里都有谁?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中段教学这个内容,可以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借助教具进行课前导入,向学生展示陶罐和铁罐,让我们回忆一下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后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愚公和牛》《忍辱负重的猎狗》等,学生自己再讲述阅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同学间进行分享。同样的议题在不同的学段教学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不同地区的孩子,同一个议题的教学,教学的要求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多进行比较阅读,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群文阅读,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在助力孩子的阅读路上越行越远!
参考文献:
[1]胡爱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8):82-83.
[2]陈慧. 基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9(29):135.
[3]郝玉红.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17(2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