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姗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课程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为学生各项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文当中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针对如何在心背景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理想信念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与其他学科相比,对于培养学生思想观念,规范学生道德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完美的课堂学习环境。
一、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单方面的讲课、填鸭式教学,因此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久而久之只能记住简单的概念,逐渐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失去兴趣。此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通常是在室内进行,没有结合社会实践以及校外实践,导致道德与法治学习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1.2教学设施相对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黑板板书的方式来展现知识点,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种新技术多媒体设备都会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但是部分学校的教学设施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更新升级,长久的用一种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变差。此外道德与法治是实践和理论相统一的一门课程,所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更加有效,因此学校也应该重视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升级确保教学质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的理想信念。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策略
2.1对课程进行优化升级
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将传统的思想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结合当地的教学标准展开课程教学,要充分发挥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思想品德及价值观方面教育的作用。其次,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源,针对文化的相关内容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的理想信念。最后,可以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地域风情以及语言特点等,设计与当地学校及学生相符的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以及民族团结意识。
2.2注重校园建设
想要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水平一定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因为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首先,我们要注重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校园建筑、公共设施以及空间布置、景色设计都可以融入文化因素。其次,结合校园当中的橱窗、广告栏等可以展示一些历史人物英雄典范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这些公共区域展示优秀学生的相关事迹,进而引导小学生“见贤思齐”。再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创新优化出一套适合学校当前教学现状的完整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将校训、校规等潜移默化的传给学生及老师,引导其形成一种共识的精神力量。最后,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选择一些好的书目让学生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及理想信念。
2.3通过小组合作教学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小组合作教学理念也是当前新课标下比较倡导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组,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交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我们以教学《欢欢喜喜庆国庆》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在本节课当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国庆节的文化以及历史由来,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国庆节资料,比如收集革命小故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还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国旗、国歌以及国徽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通过让学生自己行动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能够更好的理解国庆节的意义,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发挥出小学道德与法治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2.4利用科学技术创建教学情境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当中。而且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作为情境的创设者及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通常都是源自生活,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比如《学习周末巧安排》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来导入课程内容,先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是怎么度过周末的,可以写一个周末生活调查表。然后在课堂上一班级内某位学生的周末故事为例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境的创设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完成,为学生的学习研发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学习《欢欢喜喜庆国庆》这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下国庆阅兵的场面,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国庆节的氛围和仪式感,通过视频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刺激,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理念。
三、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就指导意义。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树立道德与法治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李庆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08):101.
[2]梁华迅.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