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 弋兵
[导读]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弋兵
        湖北文理学院
        1978年1月,男,湖北襄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
        摘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将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与网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虽然这一发展趋势为高校思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高校思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所以,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困境与障碍,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思政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是就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学生思政管理
        1、网络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相关技术的优势,探索和研究具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和方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1.1机遇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关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积极利用相关技术的优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才能达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稳步提升的目的。
        1.1.1丰富教育内容
        如果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分析的话,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全新传播媒介的优势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加快新型传播的速度,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也就是说,网络世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教学素材。
        1.1.2完善思政教育手段
        如果站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角度分析的话,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的填鸭式单相灌输模式,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将文字、动画、视频、声音等更加有效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但提高了课程开展的有效性,而且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挑战
        网络技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样,其既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稳步提升,同样也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特别是身处网络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平台获取信息。假如学生在使用网络技术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世界的话,那么自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所以,严格的说,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1.2.1加剧学生沉迷网络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沉迷网络,无法利用网络学习和成长的现象。甚至于有些学生因为经常沉迷于网络世界出现了视力下降、生物钟混乱的情况,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站在这一层面分析的话,网络环境不仅是加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而且是影响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1.2.2不良信息腐蚀
        网络世界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不良信息,已经成为腐蚀大学生心智的关键因素。充斥在网络空间中的大量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不仅对自制力较弱而好奇心较强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了影响,而且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1.2.3容易导致社交障碍
        如果站在社交角度分析的话,整日沉迷于网络社交环境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因为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正是因为大学生未能充分利用与他人直接交流的机会,导致其变得性格孤僻而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此外,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到网络信息化时代中,网络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向我国进行思想渗透最重要的平台之一,面对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大多数观念逐渐成熟的大学生都因为无法抵御这种诱惑而误入歧途。
        2、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措施
        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深入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与优化,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
        大学生具有的良好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形态形成的关键。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严格的按照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要求,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的需求,才能在有效解决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高,为高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开展思想政治相关的文娱活动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该紧跟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通过开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文化娱乐活动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
        2.3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思政管理效率
        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完善为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具有的先进性特点,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可,同时也使得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的顺畅。大学生作为当前我国使用互联网最主要的群体之一,因为其关注的媒体具有显著的多元化特点,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关注的媒体内容,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对于媒体内容的洗好程度,掌握学生的价值理念,为后续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无缝衔接,确保教师可以及时的将最新的思想政治理念和知识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树立积极、正面且健康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此外,由于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情况及时准确的反馈给了教师,使得教师能够在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为后续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内容的优化和调整提供了便利。
        2.4加强思想交流,提高学生认识
        各个高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组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式,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搭建平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优化与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来说,则应该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引导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此外,高校在开展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联合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的方式,扩大先进模范的影响范围,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系统性分析,高校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对于我国综合性应用人才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程少校.探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农家参谋,2020,17:186+188.
        [2]张辛未.网络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9,16:125-128.
        [3]李楠.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9,807: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