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陈东桥
[导读] 现阶段,我国新课改政策不断发展,语文作业设计也应紧跟时代步伐。

         陈东桥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城南新区小学    5324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新课改政策不断发展,语文作业设计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大部分学校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重复性,且课后作业量多,无形之中也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而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也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学生被限制在教师设计的等级框中,造成情绪上以及心理上的影响。为此,在当前素质教育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创新作业设计,让学生从机械式的作业中脱离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驱动学生的创造才能与智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业设计一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长期以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未对学生的作业设计给予过多的关注,导致了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很多问题,起不到布置作业本身的作用。作业设计应体现在目标明确,分层合理,形式多样,评价多元化。
         1布置作业的重要性
         通过做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做作业也能反映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毕竟课堂上大多是理论性的知识,作业则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找到自己在课堂当中遗漏的内容,进而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通过做作业,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答题技巧,有些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很难讲清楚,只能靠学生自己课后进行探索练习,进而找到好的答题方法,提升答题效率。另外,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还能够有效增强自信心,因为题目的设置一般都是由简单到困难,慢慢地提升题目的难度,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突破自我的信心,进而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完成作业也是爱学习的一种表现,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按时完成好作业就是一个好习惯。
         2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从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来看,大部分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文字拼写水平并结合自身的主观态度优化作业设计。因此,以往的作业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背诵课文、书写生字生词等,之后由教师负责批改作业或者是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学生则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评价为主,这也会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出现两极分化。大部分家长也反映辅导、检查学生作业太辛苦了,虽然说当前我国提倡家长应参与并配合学生的课后学习,但这并不是教师让学生家长过多承担作业检查的理由。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学生的学业数据,融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学过程,智能分析收集到的各项作业数据,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以此实现多维度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目标,帮助语文教师实现终端的作业检查工作目标,便于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决策,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切实落实因材施教。
         3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3.1明确作业设计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善作业设计,首先要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课后作业设计是对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的检查、巩固以及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与本节课所属的课文、单元目标保持一致。例如: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围绕单元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和课后习题,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利用微信“天天酷背”给生自读课文评分;2.亲子或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3.分小组表演并评价。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联系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人人参与,又紧扣单元要素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还为本单元的另一语文要素“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打下基础。


         3.2创新作业形式
         在小学阶段,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主要在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目前,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比较注重写的作业,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训练。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尽可能形式多样,既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既可以是要动口说的,也可以是动手操作的,还可以是表演的作业。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一课的作业,可以抄写故事,可以复述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中揣摩人物形象,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便捷的网络,布置搜索材料、观看视频、拍摄语音和视频分享等作业。这些新颖的作业形式,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中达成学习目标。
         3.3及时批改精准扶贫
         作业一定要及时批改,只有及时批改,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普遍性的问题,趁热打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析。(一)同桌互改。比如周记、词语听写等,可以安排同桌相互改,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让同学在相互借鉴学习中有所提升。(二)组长批改。家庭作业由组长批改。老师先对每组组长的作业进行面批指导,然后让他们把错题的解题思路讲一遍,过关之后,再让他们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作业。各组有共性的问题汇总后教师再讲析指导,这样既省时省事效率也蛮高的。(三)定向修改。一线教师都很清楚,班里有个别学生,只要有空子可钻总会逃避作业。因此,对这些同学的作业教师要面对面定向修改,面批时主要从学习态度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至其端正了完成作业的态度才可以由“圈养”放回组内“散养”。(四)不定期抽改。再老实的孩子有时候也会撒谎偷懒,孩子毕竟是孩子嘛。所以,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作业抽检,这样才能避免个别老师认为的“乖孩子”恰恰“放了鸽子”。
         3.4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学生提交的答案都是学生个性和思维的一种体现,教师的有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只是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的做法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全方位地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能够极大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走进学生的世界,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也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
         3.5联系生活布置作业,拓展学生视野
         在当前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应仅局限于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还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教材上的知识点,而且也能让学生逐渐深入社会,学用合一,这样一来学生才会主动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语文作业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广大语文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力求在作业减负的基础上,让语文作业成为巩固课堂学习、延伸课外学习的一个有效环节,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能在语文作业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扎实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宁雪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3]于雷.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J].中国培训.2015(18).
         [4]李宝珍.通过语文作业训练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