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刘岐凤
[导读] 线上教学是当前面对突发性重大疫情采取的有效策略
              
         
          刘岐凤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中心小学  山东省 251700
         摘要:线上教学是当前面对突发性重大疫情采取的有效策略,也是我国教育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复学大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复学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深度衔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各层次学生轻松、快乐、有效语文学科知识,持续提升语文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语文能力、学科素养深化发展。
         关键词:复学背景;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分析
         线上教学在应对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了“停课不听学”。随着国内疫情日渐好转且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类学校相继展开复学工作。在复学大背景下,教师要在深入思考、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而不是简单地回归到传统线下教学,充分发挥混合教学功能,促使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效性。
         一、复学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概述
         在复学大环境下,小学阶段的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不是将网络课堂、传统课堂简单结合起来,而是在多种现代技术作用下,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1],以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方面,促使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更加立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就传统课堂而言,新知识讲授、旧知识复习、课文作业评改等都集中在线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翻转,满足现阶段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优化了语文教学全过程以及传统单向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更加重视“先学后教” [2],丰富语文学科教学资源的同时拓展语文课程教学空间,强调师生在整个语文教学课堂的互动,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在理解、积累、内化、运用语文课程知识过程中日渐具备较高的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等能力,在锻炼思维、培养情感、发展素养等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为步入下一阶段学习提供重要保障。
         二、复学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探析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体现在不同方面,满足信息化大环境下我国教育长远发展以及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现实意义不容小视。下面以《桂林山水》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大层面入手,多层次探析了复学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应用。
         1、课前
         在复学大环境下,教师要深化了解语文课程课前教学情况以及现阶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实践、课堂评价等新变化,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高效应用到课前环节,指引各层次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有效梳理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课前以线上教学为中心。

以《桂林山水》为例,首先,教师要细化研读、探析新课标要求以及语文教材,准确把握《桂林山水》新课文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科学布置新课文课前线上学习任务,比如,正确拼读、书写课文中相关词语,“玩赏”、“翡翠”、“波澜壮阔”、“奇峰罗列”、“危峰兀立”、“红叶似火”等;在通读、反复朗读过程中了解新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深刻感知桂林山水的魅力;围绕课文段落内容、写作手法、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3],设置难易度鲜明的思考问题;利用课文中的关键字词、重要语句等介绍桂林山水。设置好课前学习任务之后,在互联网作用下,及时发布自主学习消息,上传和《桂林山水》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源,比如,电子教材、微视频、语音视频。其次,学生要在了解新课文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语文水平、自主学习情况等,明确线上自主学习的时间、时长,包括学习资料、学习内容、学习模式等,利用现代移动设备,进行不同层次的线上自主学习,在解决生字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完成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等互动平台,和班级教师、班上同学保持联系的同时进行多层面互动、沟通,以视频、语音、文字等形式,共同讨论、分析、解决学习任务完成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最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查看、批阅每位学生提交的《桂林山水》新课文课前作业,多角度梳理课前学习任务完成中呈现的问题,包括各层次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优化、完善《桂林山水》新课文教学设计以及线下教学,促使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有机结合。
         2、课中
         课中是师生面对面的线上、线下二者结合的混合教学。教师要针对课前线上自主学习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桂林山水》新课文教学的目标、主要内容等,进一步完善课前学习任务的同时优化课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包括课文知识讲解、课堂提问、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线上测试、线下实践等[4]。教师要在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强大功能过程中高效展开《桂林山水》课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将传统板书设计、线上教学设计有机联系,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中激活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渗透《桂林山水》新课文各方面知识以及类型多样的问题、测试题,让学生在线上互动学习、线上自我测试的过程中进行线下讨论、线下合作实践,完成随堂练习试题的同时分角色表演,扮演导游、游客等过程中进行课文实践,高效积累《桂林山水》新课文知识的同时深化锻炼语文学习能力。
         3、课后
         课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也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课后答疑、巩固复习、课后作业等[5]。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互动平台,和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线上互动,共同探析《桂林山水》课中学习中未理解的知识点,包括随堂测试、课中实践等环节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在针对性指导的基础上向其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比如,课堂小结、思维导图等作用下的微视频,在观看、学习过程中高效巩固以及复习课中掌握的知识点。其次,教师要有机联系课前、课中两大环节,将教材内外知识以及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合理设置、及时上传《桂林山水》课后作业,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结合,便于各层次学生更好地了解新课文学习情况。最后,以课后作业评价结果为导向,将拓展学习、拓展讨论无缝衔接,向学生提供《桂林山水》线上学习资源,从理论知识、课文实践两大视角入手,在线上查漏补缺、线上多样化讨论、线下系统化实践过程中提高新课文学习成效以及语文整体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复学大环境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是可行的。教师要从复学的视角入手,深层次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呈现的新要求,高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同时优化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在乐学、善学过程中不断夯实语文学科基础的同时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最大化提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效,更好地助力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深层次改革。
         参考文献:
         [1]曾锁平.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J].考试周刊,2020,(54):27-28.
         [2]王晓轩.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讨[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7):50-50.
         [3]丁亚欣.在线+课堂:小学古诗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革新[J].语文课内外,2020,(6):80,84.
         [4]黄珊湖."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方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9,(14):41-41.
         [5]查建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9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