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开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需品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周倩
[导读] 阅读是“吸纳”现象。无论从内容还是本质上来讲,阅读是一种融广度、深度、厚度为一体的“积累与积淀”过程
          
         周倩
         泰安市岱岳区实验小学 271000
         摘要:阅读是“吸纳”现象。无论从内容还是本质上来讲,阅读是一种融广度、深度、厚度为一体的“积累与积淀”过程。正因为如此,阅读活动需要“开放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封闭型”阅读之路是绝对不行的,或者说行之不远的。在语文课程活动中,阅读既是无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又拥有不容忽视的“半壁江山”份额,所谓“得阅读者得语文”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
引言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成长。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除了需要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外,还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阅读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正确的阅读观念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且高效的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是因为缺乏正确的阅读观念,教师盲目机械的让学生进行阅读,没有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为学生营造的阅读环境也十分枯燥。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发挥阅读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以阅读的方式来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对该阶段的学生进行理解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避免学生长时间接受乏味教育而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
二、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书面表达,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浅显,所以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很难深入感受到文章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阅读内容高效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进一步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还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保证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以此加快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情境中来探析文章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品析文章中的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与“贵为和”的道理。同时,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学习环境中让自己增长阅读学习经验,达到逐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进而加快学生阅读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推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
三、“自主化”——小学语文开放阅读教学的常规因素
         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意在于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不仅具有“求趣、求动、求新、求异”的普遍心态,而且“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引思”的资源和条件,善于为小学生提供悦读实践的时空和阵地。以《负荆请罪》为例,笔者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自途径,收集并熟知“渑池之会”和“完璧归赵”两个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环节,先让学生代表讲述“将相失和”的背景;然后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在阅读讨论基础上演绎“负荆请罪”的过程;接着在集体范围内进行分享与评比、总结与提炼。这既有利于促进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手口脑互动的意识和能力。
四、进行开放式教学
         相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生更喜欢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完全束缚在课堂上,将会阻碍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情景剧进行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阅读小组,然后让学生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当学生表演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对每组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开放式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乐意接受阅读教学,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大大提高,所取得的阅读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结束语
         总之,在“得阅读者得语文”的新形势下,“开放语文阅读”不仅能契合新课程教育的理念,还能满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因此,应通过“开放”途径,把他们引向快乐阅读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秀成.多元教学策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9(20):62-63.
[2]王悦.创设多元环境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实效[J].小学教学研究,2019(23):86-87.
[3]曾卫华.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华夏教师,2018(35):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