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如何优化课堂提问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梅德清
[导读] 课堂提问既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形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梅德清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形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对传统教学课堂的提问方法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本文将从高中物理提问现状入手,对如何优化高中物理提问方法进行论述,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
         引 言
         高中物理的教学活动要吸收以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的教学理论,并且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对于高中物理学科内容的高效建构的重要意义。高中物理教师经常会通过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现各种教育的目标和基本的工作问题,可以从老师的角度进行综合的设计,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主动地提出。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所以,通过课堂教学,结合问题的有效运用,让学生们善于思考,主动思考,围绕着问题进行更多拓展延伸式学习。这符合学生学业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点实现和完成的方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开展工作,促进提问这种基本的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1 高中物理教学提问现状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开始注重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然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提问的知识面太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问的数量太多,导致学生不能够有效地抓住教学重点;问题设计的不合理,不能和教学内容有效切合,导致学生思考和探究活动偏离教学内容;提问的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这都不利于师生互动,有时候还能增加学生的困惑,从而导致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不高。高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思考、互动、分析等一系列过程进行问题的解决。
         2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
         2.1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首先应该思考什么样的物理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什么样的课堂情况下提出这个问题最为恰当,认真设计问题,还需要考虑通过问题能够让学生学习什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高中物理,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2.2 使用候答的方式进行提问
         所谓候答的方式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耐心等候学生的答案,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整理,有条理地回答出问题。候答的时间根据教师所提问题的复杂程度来定,但也不能让时间过长,避免学生陷入到错误的思维中。

教师要灵活使用这种提问策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3 课堂提问要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检验学生掌握的程度,看学生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内容的难点,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在此过程中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重点知识,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和注意了问题的梯度和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2.4 通过有效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物理课堂上,我们通过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学生首先对教师的提问做到准确理解,并且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所以,这样一个过程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的过程,而语言可以被认为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语言来阐明自己的思维过程。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提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采用边做边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互动交流,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提升他们的探究思维品质。通过提出有效的问题,师生之间可以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解决活动。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加快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2.5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思考
         判定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思维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如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比如讲解“平抛运动”这一课时,教师用一个小锤从水平方向敲击一个小球,让学生观察这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小球会在前进的同时下落呢?这时要给学生时间,使他们能够根据所学过的力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小球受到击打后的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所以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但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进行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形成了实验中所出现的运动轨迹。之后教师再采用平抛运动演示器给学生进行演示,解释平抛运动的实质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最后,引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平抛运动是由重力作用下水平与坚直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合成的,抛物线部分就是它的运动轨迹。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主动思考的越多,越能提高学习的信心,提问越多,越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学习的热情,越有利于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3 结语
         总之,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应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物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研究[J].缪峰峰.基础教育研究.2016(23)
         [2]提升学生物理课堂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陈国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