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永
(甘肃省山丹县教育局 734100)
摘要:分层教学是指学生群体存在智力与非智力差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做出不同学习要求,选择不同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特点,属于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型教学方式。本文针对上述内容,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化学;探究
前言:新课程标准文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文件指出教师教学最高境界是“不教”。但是,由于社会原因,当前阶段我国正在实行大班教学,很多学生在一个大环境中共同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智力、基础标准大多参差不齐,这时候教师继续按照同一教学标准传授知识,使用统一标准对待全体学生,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不够学、一部分学生学不完的情况发生,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执教教师需要为不同学生实行不同教育方式,展示出学生主体地位,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的照顾到所有学生。
一、加强分层教学时效性,加深对分层教学模式的认识
(一)分层教学含义
一般情况下,分层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体情况进行分类,根据学生自身需要、兴趣、动机、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将全体学生划分为困难生、中等生和优等生,然后教师需要为每一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教学目标,并持续提升这个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1]。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的内容和学生学的内容,设计出层次感鲜明且启发性较强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给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保证全体学生都可以得到成功的乐趣,保证全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有所得。
(二)初中教学阶段分层教学优势
在初中教学阶段,化学教师在考虑到学生差异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类别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这样可以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的最高追求就是促进全体学生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需要进行交替运用,个别主体、分组和班级教学形式;在最终教学效果上追求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具有分层优化、面向全体、主体参与、因材施教等诸多教学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获得成就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大幅度提升学习成绩,同时还具有补差生、促中生和保尖生的优点。
二、教师备课环节需要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学生差异
教师备课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步骤、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等方面和好、中、差学生进行一一对应。如果个别学生个人接受能力差别较大,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准备好不同的内容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差别,教师需要在课堂提问、巩固练习和例题讲解方面做出区别,要求不同思维密度、不同逻辑深度,保证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时可以充分注意到“补差”、“提优”。
三、合理掌握课堂教学层次,做到因材施教
(一)了解学生,分析学生
化学属于初三年级新增加教学科目,这时候化学教师对自己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间,充分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学习需要、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有关信息,充分掌握“分层教学”所需得基本材料[2]。针对一些刚刚接触的初三学生,不可以仅凭借学习成绩便给学生分组,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进行分组。但是,分组情况并不固定,需要具有动态性和暂时性。在每次学校月考或者测试之后根据学生成绩适当进行分组调节,防止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抵触心理和自卑心理,避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性受挫。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A:基础好、智力好。测试成绩优秀并且稳定,学习态度好、有良好学习习惯、可以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强,对化学科目具有浓厚的兴趣。B:基础和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平时测试成绩中等,上进心强,双基不够扎实、学习处于得过且过状态,但是具有自主意识。C:学习兴趣严重不足。以上并不是给学生贴标签,化学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保证学生能够消除心里顾虑,明确分组意图。
(二)因材施教,教学分层
在化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调节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吸引学生兴趣,将学生好奇心转化成求知欲,进而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谜语、小故事或者与生活相关的话题来引入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教学和自学辅导式教学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还可以让C组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一些安全性较高、趣味性较高的化学实验,如向石灰水液体中吹二氧化碳的化学实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循序渐进,提问分层
在班级内,A、B、C三个小组展开课堂教学内容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课堂内容展开研究。教师在课本固有内容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如: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置一个质量相同的玻璃烧杯,这两只烧杯中会装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保证天平两端处于平衡状态,在此时向左侧烧杯中放入11.2克氧化钙,想要保证天平依旧处于平衡状态,需要在右盘的烧杯中加入多少质量的碳酸钙。类似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活跃思维,主动寻找问题答案,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好奇心,然后在实践中可以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与此同时,一部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解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3]。分层辅导,给学生更好的帮助。C类型学生需要教师侧重知识内容学习;A、B类型学生需要教师侧重在实验探究和知识拓展方面的教学。对于C类学生,抓常规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A、B类学生需要进行学习方向指导,让学生多读书,找到学生学习时发生的错误思维并加以指导,保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四、分层设置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教学评价需要具有科学性,通过教学评价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后续教学进度,调整教学侧重点,保证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掌握所学知识内容[4]。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一些基础性较强,比较简单的问题,让班级中的后进生回答;在单元测试过程中,多设置基础性问题,保证大部分中等生都可以顺利完成题目解答,有助于提升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在完成测试之后,对取得卷面成绩较高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还需要鼓励那些进步较大的学生,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有动力在下一次测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只有更新现有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实施全面教学评价,这样才可以更加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塑造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达到提升教学实践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森堂.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01):250-250.
[2]邓霏.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育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020):147.
[3]田仲玉,刘梦琴,许志锋,等.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探究式教学探讨[J].山东化工,2018,047(015):147-148.
[4]施术惦.分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8(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