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玲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锦秋街道益海小学 256500
摘要: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出,老师的任务不单单是传道受业解惑了,而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科核心素养才彰显出最显著的教学成果,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大的帮助。数学核心素养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师在授教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独立探究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工作。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分别作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同时在新课标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的新教学理念,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激发自身潜能、树立正确价值观等内容。它是一种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但关系到小学生现在学习成绩的进步,还会对以后的人生成长坚定基础。
一、现阶段下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的意义与现状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自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每个学科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把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展现的淋漓尽致。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都在教学工作发挥着具大的意义。第一,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素养,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内容。所以,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从而更快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更加全面发展;第二,小学数学学习中落实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是能够同学们用数学观察的眼光看待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从而让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中完美应用。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虽然是整个数学学科中的基础,但是在以后的数学生涯中乃至现实生活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为以后数理化学科做更好的铺垫。但是就这样的基础学科现在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自身的问题,很多教师还存在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导,老师把本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完完整整写在黑板上,按部就班的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就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理解能力低下,最终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反的,老师应该发挥引导、评价等的作用,开发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从被动变主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数学的本质,理解每一题发精髓部分[1]。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的学习技能
目前很多老师还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还在把课本放在第一位上,完全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给同学讲解,课下作业模式也是一成不变,对学生总是机械式的训练,认为运用题海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水平。殊不知这样却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创新性、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综合能力。
(二)认为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会影响教材
对于这个核心素养很多教师都存在误解,只淡出的认为以核心素养为主导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有帮助,但是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却存在极大的困难。其实核心素养是一场永久战,是一个永恒的新的教学理念。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更加注重对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比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性能力、主动性善于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做到为学生上的每节课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里程碑,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合适的内容或者某个阶段上。
(三)文化氛围里的核心素养
很多教师讲述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时总是离不开现有的文化氛围,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需要核心素养,才能彰显核心素养这一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而这些教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阻碍了现代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子我潜能永远激发不出来,永远体会不到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意义所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降低学习的兴趣。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学科抽象思维能力[2]。让同学们多看、多接触,多探索,来激发学生更深的学习潜能。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与接收新事物快慢的程度,来制定属于每个学生学习方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对学习数学学科产生最大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让学习数学变成自己最大的爱好。
(二)结合已有的教材更新教材
数学属于数理化的其中一科,所以它比较理性化,都是固定的定义、公式等,学生都比较不好理解,难以运用。所以,老师要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完全运用核心素养这一新的理念,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中去开发自己,激发学生本身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性、创新创造性、积极主动性等综合能力的水平。让学生自身去主动发现生活,老师可以将习题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巧妙的运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用学以致用的方法灵活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三)合理安排开放性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内容中老师可以合理安排提问一些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自由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而这时老师只是引导和评价,要在最大范围内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3]。当然老师设置的问题不适合太难,让学生自身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潜能。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去安排提问问题,学生必然会主动开动大脑,积极思考问题,在活跃的氛围既能学到了知识,又能让学生找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乐趣。
结论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文化水准打下基础,然而小学教育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新课改要求的指出,明确规定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学生的自信心更加强大、创新能力更加强大。在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下将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下一步教学工作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展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观赏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武钧.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20,(33):216-217.
[2]汪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读与写,2020,17(19):155.
[3]陈灯,刘杨.刍议小学生"数学模型"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20,(1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