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经建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埠场镇山外西小学 529532
摘要:作为贯穿整个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科,数学一直在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思维与习惯的养成,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发展的核心能力,也应当获得教师的重视。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展开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是数学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应用性。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重视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要重视的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和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针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中的计算能力是提升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和数学学习素养的基础,在培养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活力,培养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优秀习惯,提升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一、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能力不但是数学的基础,还是数学的核心所在。对于小学低段数学来讲,计算占到教材内容的七成以上,而绝大部分的低年级数学试题都和计算相关。所以,只要计算能力足够强,小学数学成绩就肯定好,反之,小学数学就不可能好。从应试方面来讲,以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为例,其数学试卷涉及到大量需要计算的步骤,如果每个计算步骤能够快两三秒钟,那么就能够节省约几分钟、十几分钟的考试时间,这就为提高考试成绩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从学习方面来看,有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不多,但是其考试成绩却比整日学习的学生要更好。许多家长认为,这些小学生是天生的智商高,但其实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计算能力足够强。其他小学生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的试卷,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只需要不到15分钟。由于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考试成绩也会更好,而其自信心也会更加的强,能够更加自主自发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全面的提高。从素质方面来看,计算能力较高的小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做题时常常使用演草纸,做完题后有校对验算查的习惯;其次,计算能力强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耐心,能够应对枯燥的计算题目;再次,有着较强的专注力,并且持续的时间较久;最后,计算能力好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心算能力和记忆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增强计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地方:首先,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到的口算以及加减乘除的学习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所在。其次,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学习习惯的养成结果较差就会直接体现到计算能力上;而计算习惯不好的话,又会将这种不良习惯延伸到其他学科上面。最后,由于小学低年級的数学内容绝大部分都涉及到计算,如果计算能力较差,学生面对试题时往往是束手手脚,会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数学, 并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心。由此可见,计算能力的训练最好从小学低年级着手,培养孩子们对数和数的计算的感觉,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使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判断,同时应对复杂数学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
二、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1.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要做到让学生喜欢计算题。然而就计算本身来说是枯燥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一个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低年级的计算中,加减和简单的乘法往往是较为常见的。针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场景供学生思考,比如买菜、购买事物和衣物等学生日常接触的计算场景。我们可以从这些事件中取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灵感和思路。
这样的教学方法比仅仅是数字构成的题目要显得更有“温度”,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计算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是有趣的,与实际挂钩的题目设计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计算和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注重错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低段小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来说存在一定障碍,因此在计算中很容易出错。对此教师对于“错题”现象必须要加以重视,认真检查学生的练习、考试以及家庭作业,针对计算错误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和控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错题记录本,将平时出现的错题均记录在错题本中,并标注好错误原因,经常拿出来复习和巩固,主动搜集更多该类型的题目进行计算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错题的记忆,避免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再次出现错误,从根本上纠正错误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
3.应用游戏形式,提升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教学中,可以应用游戏的形式。游戏是低段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符合低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游戏形式的数学计算课堂,在学习气氛上也会实现活跃,增强学生参与数学计算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应用教学游戏的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游戏,增强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例如:可以应用“大家来挑战”的游戏形式,在课堂中挑选出一些适合低段小学生计算的数学题目,再在课堂中规定计算时间。这样的比赛游戏形式,会让学生在数学计算中集中注意力,这样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精准程度就会提升。规定时间的比赛形式,还会提升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速度,和对数学计算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实现在能力上的突破。
4.结合学生生活,提升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生活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常所,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提升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的方式来实现。低段小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应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实际的问题,也会提升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信心,提升低段小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兴趣。逐渐的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升低段小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设置一些场景,如“班级中教师想要为学生购买学习文具用品,学生实际需要的是铅笔5支、橡皮2块、尺子1把、圆规1个。班长在文具商店中得知铅笔每支1元、橡皮的,每块0.8元、尺子每把是2元、圆规每个是5元,班级中一共是20人,一共取需要多少钱?”在计算的式子开列出来以后,学生对就按的方式争论不休,有的学生说先计算加法、有的学生说计算乘法,教师应用这样的方式,成功的激发了低段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了数学思考意识,有助于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计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应该重视起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计算教学。根据低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及计算水平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观念,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计算思维的同时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林丽.在审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的审题能力[J].学周刊,2018(12):84-85.
[2]李小芹.有序思维促生长——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8(05):23-24.
[3]陈秉伟.再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2):175.
[4]吕艳.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西藏教育,2014(0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