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晓琴
[导读] 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

         李晓琴
         泸定县第二中学校  四川  泸定   626102
         
         摘要: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因此,初中班主任也要依据时代的发展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地改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开展工作时科学合理地运用柔性管理。文章首先探讨了目前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又提出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高效运用的具体措施,以期切实优化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效果,科学地引导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初中生;柔性管理
         

         引言
         初中是小学到高中期间的过渡时期,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等,应用柔性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觉性,进而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1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的意义
         教育的根本追求便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生拥有较高道德素养不仅对自身与学校而言极为重要,较高的道德素养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前提条件,同时是国家践行现代化素质教育背景下所需求的。教师运用柔性管理更加适应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与发展状态,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个人品格,锤炼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形成良好个人素养和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在教师运用柔性管理时应当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当学生道德教育得到有效提升后,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性便会增强,从而增强教师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从学生的成长期看,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同时由于初中升学压力的负担,更易在学习阶段产生逆反心理,此时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倘若过于强硬,那么学生可能会产生不服从管教的心理,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应当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同时要恪守自身道德标准,利用自身行动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忙碌之余对德育重要性有所认知。
         2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初中班主任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经常对学生采用强制性的限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很多班主任会制定严格的班级制度,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惩罚,这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还会导致学生更加叛逆。同时很多初中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缺少清晰的认识,不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使得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样不利于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柔性管理方式,能极大地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色,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
         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策略
         3.1制定并执行科学的班级规则
         初中生自制力较差,班主任要根据初中生特殊的身心特点和学生的意见来制定班级规则。在制定班规前要广泛地收集学生们的建议并做到充分考虑。制定了班级规则后,全班同学要共同遵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与此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带头执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同学们站好岗,为学生树立相应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让学生明白班级规则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没有人可以独立于班级规则以外而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但是却有部分班主任教师产生了负面作用,有的班主任在制定班规后严格要求学生,自己却不遵守。比如,班主任要求大家不要迟到,自己却经常迟到早退,这样的做法是无法获得学生的尊重的。

在执行班级规则时,要做到奖罚分明,一视同仁。奖励和惩罚都要适度,要在同学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奖励同学时要重精神轻物质,激励学生进步。除此之外,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完善,促进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教师也需要选择一些同学来作为班级规章制度的监护人,让这些同学对于全体同学甚至是教师的日常表现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也进行更多的观察,从而发现一些具体的问题,使得班级规则可以不断地得以改进。
         3.2创新管理方式,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与全面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初中是学生学习成长以及获取相关知识技能的关键阶段。要想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必须营造一个更为优秀的班级环境,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推动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有效促进他们的智力与心理素养健全发展。另外,构建自由民主氛围更为浓厚的班集体,还可以为学生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更大的便利。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该以柔性管理模式的要求为基础进行管理方式创新,营造更为和谐平等的课堂管理氛围。这样才能把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进一步调动起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3加强与家长的互动,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目前很多初中班主任对学生不够了解,并没有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设置适合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时部分班主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使得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阻塞,并不知道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特长爱好。有些教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总结管理的方案。这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使学生不愿意接受管理,随时都想要突破学校的约束,并且难以展现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时,班主任不仅需要在校期间做好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要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征和性格,并在家长的协助之下,共同制定柔性管理的方案,让柔性管理能够得到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同时班主任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班主任既可以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也可以借助家访、亲子活动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延伸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渠道,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3.4注意家校沟通合作
         现如今时代发展迅速,网络已经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在实现班级管理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沟通的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形式。比如网络技术普及生活,方便又快捷,班级群、家长群现在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有,那么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便利,与家长多多保持联系,在班级群里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包括学校布置的一些任务,都可以通过群聊告知家长。而家长也可以随时跟班主任交流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特别是对一些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班主任也要多多和家长沟通。家长们还可以在群里聊一聊各自的情况,说说各自的看法,一起分析学生不同的表现的原因,适当的提提意见和建议,这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除了群聊还有家访,家访虽然麻烦,但是很有必要,是学校和家庭的高效沟通纽带。班主任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根据掌所了解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总之,在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非常重要。一方面,能提升班主任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班主任与学生课上互动交流,从而实现班主任与学生做朋友,实现教学相长,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沈彩华.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
         [2]仇宁宁.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6(7):209.
         [3]陈刚,张培立.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