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徐伍萍
[导读] 初中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具备很强的可塑性

         徐伍萍
         河南省平顶山市四十二中学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摘要:初中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品行方面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端正学习态度,改正不良的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基于浅析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浅析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升路径
引言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培育出思想端正、道德高尚、心理健康、品行优良的人才,已经成为高中班主任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但是,从当前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德育成效不高的问题,班主任习惯沿用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导致部分学生易产生敷衍、逆反、消极心理,未能使德育真正走入到学生内心深处。为解决上述问题,高中班主任要改进德育工作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德育工作,以良师益友的身份走进学生心灵,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班主任德育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中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不仅能促使他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而且还能使他们通过参加德育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中学生正处于敏感、叛逆的青春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极其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需要班主任像一盏明灯一样,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其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不足
         其一,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负面思潮并没有被完全遏制,如地沟油违法使用、“老赖”违约等,这些问题极大冲击中学生的诚信认知,加之中学生社会阅历较低,思想单纯,极容易被一些负面因素所诱惑,有的甚至走上歧途。其二,家长对学生的成长关心不够。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当着孩子面,吵架骂人,甚至动手打架,从不考虑孩子本身,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父母则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虽然孩子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素养却没有提升,最终沦为学习的机器;还有的家庭则过分溺爱学生,尤其是爷爷奶奶,只要有他们在孩子就可以随意“放肆”,最终导致孩子难以管控。其三,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体系尚未建立。中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忽视了德育工作,有的学校甚至将一切副科全部减少,将一切可用的时间全部用到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学生整天面临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根本没有时间放松精神。长期的紧张学习,极易导致学生精神障碍,有的学生甚至厌学、辍学。
三、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
         (一)正确认识德育地位,树立学生德育观念
         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班主任树立德育观念,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如此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一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积极采取教育措施,但由于对德育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工作中出现了几种常见的错误:第一,将学习成绩的提高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第二,德育工作的目标是约束学生行为,防止违法校规校纪。

通过班主任所犯的错误我们能看出这些班主任并没有深入了解什么是德育,德育的内容和目标出现偏差,这样的德育工作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没有丝毫帮助,失去了德育工作的意义。因此,在德育工作开展前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学习德育的概念,了解德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内容,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制定科学的教育措施,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在假期等空闲时间班主任要学习一些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充分了解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开展方式,从而统筹把握德育工作。其次,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德育工作中不断总结教育经验,和其他班主任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体会,分析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策略。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第一监护人,理应以大家长的身份,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班主任要坚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班主任的言行举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班主任一定要将自身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渗透到生活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仪表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热爱学校、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持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人民、爱祖国。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敬业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三)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领导作用
         作为班主任来说,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像春雨润物,于无声处一样。教师应该致力于创造有利于学生增强德育意识的环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德育的浸染,不拒绝,不产生抵触心理。以下主要从学校层面,班主任层面来综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加强德育工作。(1)班主任自我德育素养的提高。班主任要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以德服人,就必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注意到对自我品德教育素养的提高,以榜样示范的行为使学生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教师不能仅从书中来获取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办法,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站在同学们的角度来设身处地思考,设计有新意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在日常中班主任要充分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情感,坚韧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的道德意志,注意随时随地的以高要求的道德水准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且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理念发挥在日常的德育教学工作中。(2)班主任要具有发现问题的眼睛。目前,有部分学生对具有优秀品德的学生或是行为,嗤之以鼻,还煽动其他同学不予以对该行为的效仿,更有甚者带头对具有优秀品德的学生实施孤立。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昭示着对学生的德育已经迫在眉睫。作为德育的实施者班主任要对班中班风的演变有敏锐的嗅觉,能在班风的发展发生偏轨时,及时纠正,以养成良好的班风。另外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有计划,有条理的徐徐推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要承担起德育工作重任,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交友指导和道德教育更具有感召力、说服力,从而搭建起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实现高中德育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国梅.浅析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2-223.
[2]王建林.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4+227.
[3]许有金.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9(31):157.
[4]谭永祟.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244-246.
[5]刘鸿祖.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分析[J].学周刊,2019(25):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