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朱锐玲
[导读] 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朱锐玲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当前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门,在开展游戏性教学过程之中,如何处理好教学和游戏的平衡关系是教学的关键。因此,相关的教育人员应当充分的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设置合理的小学教学课程,并及时的发现游戏性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科目,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数学也是一种数字游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性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通过调查可知,游戏性教学策略摆脱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性,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得到了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开展的关键是寻找数学教学和游戏之间的平衡点,发挥游戏性教学的优势。通过该文的论述,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
         一、游戏性教学的概述
         1.游戏与教学策略的关联性
         小学数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听讲的方式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低,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爱好。而且数学科目比较抽象、缺乏趣味,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因此游戏性教学不可或缺。游戏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课程的游戏性,并借助相应的游戏设备,发挥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达到怡情益智的教学效果。游戏性教学改变并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的发挥了游戏的教学效果,消除了其对于小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开展游戏性教学的作用
         游戏性教学是数学教学内容获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态度,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开拓创造性思维。
         同时,数学游戏性教学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小学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游戏性交流能帮助学生通过非正式的观察与抽象的想象连接数学结构和符号语言,帮助学生用词汇描述数学概念,加深理解。数学游戏更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创造过程,它是通过游戏发现数学结论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游戏教学,是相对于数学结论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另外,开展游戏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优化了教学环境,当前小学生的教学环境不佳,而大量的书面作业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从而制约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性教学方式把教学和游戏合理结合在一起,在游戏过程中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其构建完整的数学学习体系。同时游戏性教学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需要学生家长更多的参与到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中,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优化小学生的教学环境,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的设计和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具备游戏性教学的基本条件,结合小学生兴趣爱好,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开展的策略是目前教育方面重点研究的内容。


         1、秉承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个人活动空间,同时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充分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侧重学生的主体未知,尤其是在游戏性教学中,更应当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否则就会削弱游戏性教学的优势。小学生正处于爱玩耍的年龄,而且其思想的可塑性较强,在教学中,小学生不可避免的向教师提出各种奇思妙想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回应,并为学生提供满意的答案,不要扼杀小学生想象的的天性。例如在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讲解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三角形图纸的剪切,并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对自己制作的纸质三角形进行角度、周长、边长的测量,教师适当让学生进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种游戏性操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加深对于三角形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其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进行知识扩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改变教学方式,增进游戏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对小学教育来讲,游戏教学是开发学生思考方式和兴趣的最佳教育手段。由于小学数学比较枯燥,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会产生抵触反感心理,但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积极性,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找到小伙伴”的教育游戏,要求学生给各种水果、玩具车和小动物玩具找伙伴,要求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生将在游戏过程中理解分类的概念。
3、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
         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是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的基本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改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能引起学生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小学生沉浸在探索和思维的情境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解答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的一课中,我引用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大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生活得很幸福,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一起玩游戏,其中,“角娃娃”最顽皮。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中,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融入教学设施与多媒体技术
         当前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游戏软件不断开发,这些益智类的游戏软件和小学数学的关联性很强,同时侧重于小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中,应当注重手机游戏软件的应用。由于这一代的小学生较早接触了手机,对于手机有较强的熟悉度,可以灵活掌握手机软件的操作,方便游戏性教学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把连连看游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图案的分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数字的算数能力,让小学生在游戏氛围内接受相应的数学知识,在紧张的游戏气氛中增强思维反应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习软件设置相应的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发挥游戏性教学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把数学教学和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水平。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刘玉;;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情感读本;2017年29期
2、卢双;;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