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明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高棉乡高棉小学 561513
摘要:教师应创造条件,使思维训练成为深度学习的一个起点。教师运用化石为金、返璞归真的策略,以创造动态的深度思维环境并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探索的渴望。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重要性
引言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最新要求,数学应当是传播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为此,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复杂且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使学生高效的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维能力是指将事物的信息植人大脑,进行储存、分析,形成独特的见解,并推理出结论。小学数学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思维发展的起步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观察、探究,逐渐形成全面的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对策
观察思维。观察是思维的直觉能力,简单来说,观察和思考是一样的,观察是对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的能力,它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非常重要,包括观察各种物体、图像和图形,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培养,通过直觉教育让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这是属于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它能使学生建立数学基本的形象,更好地传递知识。发散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它是基于现有的认知经验和条件,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相应的假设和见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途径,而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数学可以说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归纳、推理和证明,逻辑思维不同于形象思维,它是指以科学的逻辑方式准确、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可以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学生的逻辑思维相对来说比较差,需要教师长期培养,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数学,更好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它虽然属于数学运算能力,但也是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等,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可以结合数学课程,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更好的突破,这样他们就可以更专注于解决数学问题或认真进步,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强化思维的情感驱动,把握深度学习的本质
学习兴趣与深度学习的实际情感和活动是密切匹配的。而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所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这一情感驱动,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努力、积极地进行深度学习。
在数学知识激发了情感并极大地促进了情感的迁移之后,深度学习在实际的情境和活动中就会得到曲线上升,知识的完善和数学独创性在数学实践中也会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引入有利的数学元素和方法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有趣的情境,掌握知识和方法,进行数学实践,整合数学行为和操作中的经验,激发和改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新的困惑,使学生产生新的探究欲望。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的主要知识内容时,学生可以模仿开小商店,做小销售员,玩销售的小游戏。这些活动能让数学知识更加贴近实际的生活,学生由此产生了亲密感,增强了对学习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兴趣。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常常都是通过图像、声音和对颜色的感知和理解来体现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儿歌、顺口溜或其他各种形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对缜密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它总是一环扣一环,新知和旧知相互交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要做的是强调学生观察事物要更敏锐和仔细,其次便是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求完全掌握并且可以熟练使用于应用题之中,最后便是导出新知自我总结。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出一些头脑风暴来考考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巧算,让学生算一一直加到一百。可能一开始学生会傻算,既费时又费力。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凑整法,直接一和九十九相加,二和九十八相加……以此类推最后得到五十个一百和一个五十,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出答案。亦或是在学完多边形后,考察学生对于多边形的掌握程度。进行快问快答,最稳定的最少边行是三角形。两条对边相互平行的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有菱形和正方形……还有很经典的田忌赛马,鸡兔同笼,都是培养学生缜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助手,教师可以加以运用。让学生在数学思维道路上越挫越勇。
五、创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平等、和谐、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充分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接纳自己,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小组合作是构建学习氛围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愉悦的体验,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小组合作也可以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带来最大的动力,促进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通过小组学习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围绕成一个圆圈,模拟钟表,在围成的圈里站着另一名学生,用左右手分别代表时针和分针,一起用“老虎几点钟”的游戏形式来促进学生对于钟表的认识。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活动,才能发掘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见效最快,成本最小。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抓住此时机,对于小学生进行积极地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这几大常见思维不仅仅体现在数学教育中,生活中也常常出现,这也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相符合。培养全面型的素质人才,发展其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林锦钦.在核心素养下,培养激发学生的代数思维和学生符号感[J].华夏教师,2020(16):23-24.
[2]薛琼.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四策”[J].华夏教师,2020(16):26-27.
[3]王秀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20(16):35-36.
[4]王德社.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94.
[5]朱双丽.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