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小学 邮编:165012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开始重视起小学教育,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漏洞,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小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缺陷,已经逐渐被更多的老师和学校广泛应用。本文将简单分析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析
新课标教学改革不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深入推广,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相应改变。随着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越来越高,学校的任务也变得更加艰巨。小学数学作为一门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打开思维模式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小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今,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各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惯用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层次不均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的主体差异、学习层次不同、学生们的素质不同、成绩有高有低,所以,在讨论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小学生们的思考程度会有差异。
例如,当小组合作讨论因数和倍数的学习的时候,学习好的同学们会率先把自己的观点、思维模式展现出来;学习稍稍差一点的同学只能听取学习好的表达的观点,久而久之,会造成学习好越来越好,学习差的就已经习惯等着被投喂的答案,丧失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由于性格差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性格外向开朗的小学生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性格内向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聆听别人的想法,即使有不一样的答案观点,也不敢一起讨论。归根结底,还是老师们在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候,往往更看重整体学习的效果,对于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情况以及其他方面不甚了解,老师们不能准确地把握小组内部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发展[1]。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于表面形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将不会的问题一起研究明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经常处于表面形式,小组内部成员不能一起认真讨论,个别同学仍然只注重自己的学习任务,忽视小组成员内部的学习情况,不愿意一起合作讨论的情况比比皆是。长此以往,就很难达到最初预定的学习效果,这种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不能帮助同学们一起共同进步,同时也会助长同学们肆意聊天、上课说小话的局面发生。
例如,如果小学数学老师让大家一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小组内部成员可能只是简单交谈几句,匆忙找出正确答案,或者正确答案可能是学习好的直接指明出来,而后大家开始聊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天。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本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不高
小学生们的积极性和高涨的热情,直接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真实效果。但是在部分学校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都是被迫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很勉强、并非自愿,只有老师要求在课堂上一起小组讨论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才会开启。而在自习课堂或者其他时间,同学们也依然是自己学习自己的,几乎没有人在一起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氛围明显不够。
由于小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热情不高,就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在课下小组成员互动性明显低下[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小学合作学习模式,由于学生们欠缺一定的主动性,就会导致在讨论时候某些数学技巧不能一起掌握,小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依然原地踏步。
二、小组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分析
1.科学合理的组建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为了让小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可以以此提高,每一个小学生们可以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假设小组内部成员都是小学生们自愿搭配选择,那么就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果,老师也要根据每一个同学的长处来进行搭配小组,保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科学合理的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划分时候,老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小学生的优点以及缺点,运用合理手段进行划分,可以从学生们的思考程度、接受程度、计算能力、性格特点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等一些方面来综合考虑,根据小组内部成员不同的特色进行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既可以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上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每一个小学生们又可以从中提高数学成绩。这样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保证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共同进步。
2.巧妙设置问题,激发讨论热情
小学生们之所以积极参与热情不高和老师日常设置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老师提出特别让人深思熟虑、值得讨论的问题,学生们的参与度一定热情高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巧妙地设置问题,进一步激发小学生们的讨论热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同学们的一起讨论的问题还是非常多的,例如,位置问题以及图形变化问题,让小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答案,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也要时刻注意每一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一定的反馈,让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目光是一直关注他们的。小学数学由于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性,因此,理解稍差的问题,就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小组内部讨论将复杂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以及解题思路方法[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小学生们提高数学成绩,继而提高整体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3.改变教室布局,创建小组格局
传统的教室都是单人独桌或者两个人一桌,这样的教室布局不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次老师说一起小组讨论或者课下学生们一起讨论都需要转身,或者中间隔着过道一起讨论,讨论起来十分的不方便。而且这样的小组讨论也不利于老师进行观察小学生们的表现,可能在老师一走一过的时候将同学们的思路打断,或者看到老师过来了就不敢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面对这种情况,要调整教室的布局,将传统的教室布局改变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布局,以六个人为一组,将桌椅以圆圈的形式摆开,这样既方便同学们进行讨论,同样也有利于老师观察小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而且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更加突出,学生们能快速进入到小组讨论的情景角色中,进而保证了小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的来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提高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让小学生们学起数学来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营造一种有趣、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明显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家锦.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8,7(24):117-118.
[2]董娟.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82-83.
[3]邹冰秋,程翠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