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余玉音
[导读]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知识内容产生错误理解

         余玉音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溪中心小学   福建三明   365300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知识内容产生错误理解,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但犯错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直观反映,为了让学生真正重视这些错误,获取正确知识,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应当正确认识然后纠正这些错误,并且对这些错误加以利用,变为可以帮助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接收专业知识的有利资源。教师要留心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出现的错误,并运用一定的手段巧妙利用,让“错误”成为老师的“帮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有效利用;教学
         出现错误,有时并不能急于解决,正确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学生们出现了错误,教师们要仔细思考,这些错误是否是可以规避的;这些错误是否是可以被学生们重视的;正确的知识是否是可以被学生们牢牢记住的。要想得到全部的肯定回答的话,教师们就要把错误重视起来,正确看待,加以变通,用将错误知识变废为宝,成为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资源。
         一、错误资源的利用现状
    犯错误作为每位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事情,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因其思想发展不健全,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犯错误更是难免的,犯错误虽然不是教师们能够控制的,但只要清楚犯错误的原因,并对错误加以运用,不难降低学生们犯错的概率。教师们对待课堂上出现错误常见的不同方式基本有以下几种:1、对学生犯的错误不给予正面回答,假装没有注意到;2、对犯错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批评;3、对犯错误的同学不予以任何反应,并让一些成绩稍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4、老师声明学生的错误,并亲自来解释,然后潦草带过[1]。这几种方式处理学生问题,都显得太过于简单粗暴,真正能够将错误资源合理利用,并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式并不常见,教师们也已经习惯了一直以来,自己所适用的那套教学模式,愿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的很少,长久下去,学生们会对自己犯的错误越来越不在乎,不对自己犯的错误进行反思,也不去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形成无所谓的态度,在自己身上出现的错误不加以重视,对答案照抄照搬,学习思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导致日后即使出现一样的问题,仍然解答不会,无法达到对书本知识的吸收,而教师所面对的这种单方面教学,学生却不为所动,没有改进的现象,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从而无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应警惕起来,对学生们的错误加以重视,错误也有它自己的价值,灵活的运用错误资源。
         二、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一)包容学生的错误。身处教育与被教育的途中,教师与学生难免都会犯错误,毕竟人非圣贤,在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时,教师应学会包容。错误不是凭空发生的,在发生错误时,教师应当深思熟虑,这问题就竟出自何处,是自己教学不够细致周到,还是学生们没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内容[2]。分析出问题关键所在,小学数学使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养成的,教师们一定要正确的看待错误,无论是自己身上的,还是学生身上的,都不可操之过急,包容错误的目的也是为了日后能规避这种错误。失败是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师以平和的心态包容错误,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积极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更乐于学习,懂得对错误进行反思,不惧怕犯错误。教师们也能够更方便调查学生身上的不足,查漏补缺,在日后为教学内容更加完善,突出知识侧重点提供重要的素材前提。
         (二)引导学生犯错误。从小学生的心理上看,因社会阅历太少,年龄小,对知识不可能绝对完整的掌握,但当它们对习题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能找出正确答案时,却能很轻易产生一种自己对知识完全掌握的错觉,甚至有些自满。教育不光是要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端正学习的态度。

教师应利用学生这种心理,根据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在小学数学课上提问时可以设一些陷阱,引诱学生自己钻进这个陷阱,学生一旦犯错误,教师就要利用错误,询问学生为什么犯错误,如何加以改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发现学生学习的弱点后,未尝不可以用相反的方式,以诱导学生犯错的方式暴露弱点,进而让他们真正明白错在了哪里,哪里需要改进,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小学数学课为学生日后行为和各种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重视学生犯的错误,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将不擅长的知识提升巩固,支持让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自己的问题,捕捉到学习过程中的偏差,从而更有效地吸收知识,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
         (三)利用错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将书本知识讲完之后,通常会布置课后作业,为的就是检验学生们有没有听懂课上的知识,学生们对作业的完成程度,就是学习成果的一种反馈,下次讲课时,教师就可以有侧重点的讲那些易错,错的比较多的题,提高授课效率,传授的问题也更加具体,让学生们容易掌握和吸收。在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犯错误情况有两种,要么是处于马虎,要么是真的对题目看不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学生加以指导。如果是出于对题目的不理解,教师可以再讲解一遍,鼓励学生多做些类似的题型进行巩固,从而将知识牢记;但如果是因为马虎,那就需要教师好好琢磨了,因为学生并不是没有掌握知识点,只是在做题的过程中不够专心,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对学生进行一一谈心,因马虎而导致的错误就像在一个有裂纹的瓶子中倒水,最初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在以后的过程中,瓶子的裂纹一旦裂开就是极其严重的后果,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学生犯的错误意识到这点进而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知错能改,就像给裂纹进行修复,学生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三、对利用错误资源的反思
         (一)寻找出现错误根源。任何错误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在数学课中,孩子们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新知识,既然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那教师们如果能够在错误中捕捉细节,寻找出现错误的根源,避免下次不再犯同类错误的可能性会提高很多。错误的出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在数学上出现的错误会层出不穷,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会让他们在寻找原因的期间也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错误不可怕,关键是要勇敢地面对它,孩子们找到犯错的原因后,日后对自己的水平与做题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哪方面需要自己用心提升,哪些错误可以得到避免,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互动。数学课上学生们错误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暴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疏漏,教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例如鼓励学生们在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然后一一解答。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但可以获取学生们的信任,对活跃课堂氛围也有很大的帮助,但仅靠课上互动还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们一起相处,从而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对课堂教学加以改善,错误资源合理利用虽然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如果能够降低学生们出现错误的概率对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错误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对错误资源加以利用,掌握犯错的原因,从而更加完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取知识,有效的对错误进行利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规避错误会让教育更加优秀。
         [1]李丁未, 张春平. 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 2019:1-1.
         [2]刘锌.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诊断工具研发的实践探索[J]. 中国教师, 2018(7):80-82.
         [3]韩晓艳. 让“错误”点亮科学的课堂——小学科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初探[J]. 小学生(下旬刊), 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