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森林 2孙宝泽
1. 淮安市委党校 江苏淮安 223001;2. 淮安市市纪委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践也证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和兴衰。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自觉将其作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本之举。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 积极健康 党内政治文化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本之举,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并将这一要求写入党章修正案总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作出了规定。新时代,仍需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及内容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内涵及其丰富,而党内政治文化仍然属于文化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也比较丰富复杂。主要可以从文化的观念视角和政党的组织视角加以理解。首先,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党内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党员以及党内群体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总和。换句话来说,党内政治文化乃是融入党员及其党内群体,并体现在党员以及党内群体的行为模式之中,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准则、政治价值评价、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等等表现形式。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核心,它是对国家的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是对社会阶级关系和不同阶级的地位和利益的体现,它反映着党内政治文化的政治属性,也规定着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性质。其次,从政党组织的视角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可以被理解为政党内得到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从组织文化的意义上来讲,党内政治文化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还包括可以观察到的组织文化符号以及表示等,即组织的人工文化。具体来说,比如党员以及党员群体身上发生的故事、传奇、管理以及仪式、语言或表达方式、符号等等,都属于人工文化的内容。尽管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由组织符号表示的人工文化,在本质上是组织的价值观念的表现,核心是党内政治文化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综上所述,党内政治文化,即是指在政党的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能够体现党内各个群体所共同持有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等等的观念集合,以及可以感知的文化标识和符号等等外显形式的总和。
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意义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有着非常庞大的队伍,要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必须要保证整个党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举措,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潮气蓬勃的重要举措。而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政党文化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始终义不容辞地加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刘云山同志在 2017年的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曾经指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先进性是对我们党自身的最基本的要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无论对于普通的党员还是党员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觉悟以及理论信仰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从而保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而思想纯洁是党员干部保持纯洁性的根本,保持在思想上纯洁有利于正确地把握党的政治方向,也有利于团结党内外一切可以不团结的力量。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也有利于保持党在组织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得全党的政治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
纵观世界各国政党的兴衰和成败,党内政治文化干系可以说是非常的重大。党内政治文化没落导致政党败亡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苏联解体。反之,党内政治文化兴盛促成政党成功的案例也不鲜见,比如中国复兴。当前,对于我们党来说,面对党内的沉疴积弊,除了要加强纪律建设、切实地转变作风外,还要从根本上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二)解决党内突出政治生活问题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这一重要判断,鲜明指出了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党内政治文化是随着党员在党内活动时间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旦形成就会潜在地影响着党的各种政治行为。实践表明,一个先进的政党,党内政治生活肯定是良好的,党内的政治文化也肯定是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这样才会促进政治的发展。相反,一个长期如果在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政治风貌等方面处在落后状态,甚至是没落、腐朽的政党,就不可能有一个健康、先进的党内政治生活,更不会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发展。或者换句话来讲,就是政治文化是什么样的,政治生活也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一方出现了问题,另一方也会跟着出现问题。
政治生活是以政治文化作为灵魂的,若出现问题,根本上还是要从政治文化这个“灵魂”找原因,抓住这个“灵魂”,才能把握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化被动为主动,标本兼治,从根部解决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利于锤炼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有利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使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从而早日实现党的理想和追求、初心和使命。
(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党内政治文化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非常密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从严治党,狠抓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然,党的建设仍然还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入手,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首先,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培育好的干部,党员干部既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党内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养优秀的党员,也就是为全面从严治党培养优秀党员。其次,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集政风、党风和社风于一身的,正如习近平指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党内政治生态好,就会一派正气,相反,若政治生态不好,则会乌烟瘴气。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助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地开展,潜在地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因此,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是对从严治党的政治生态土壤的培育,使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向前发展。最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监督和约束。党内监督是支撑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的保障,也是各级党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必然弘扬正气、敢于监督,勇于监督,并且敢抓敢管,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将纪律严明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治保障,用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洗礼党员的灵魂,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律约束。
三、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路径思考
(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支柱,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受住了枪林弹雨、生死存亡的浴血革命的考验,经受住了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的考验,经受住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改革开放的考验,不断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始终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反复强调,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理想信念之“钙”,是党员强身的宝贵营养,也是防身的可靠屏障,有了理想信念之“钙”,面对消极腐败侵蚀才能挺起腰杆,面对诱惑才能不心跳,面对歪风才能不手软,面对人民的诉求也才能敢于担当。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要一以贯之地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有效地塑造党性品格,使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弘扬优良传统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党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自觉培植起来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革命精神和智慧,也是党内政治文化一以贯之的魂脉和我们党持续奋斗、攻坚克难的重要动力源泉。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均保持和继承了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忠诚信仰、追求真理、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等一系列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拼搏不息,奋斗不止,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从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中汲取营养,因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转化为全体党员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引导广大党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路径,党内政治文化主要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等,它形成于党内政治生活同时又引领和规范着党内政治生活,并随着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强化党员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也是促进党员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自觉的“大熔炉”,党员干部只有经过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的淬炼,才能牢固地树立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正确的价值观,远离腐朽文化的影响,自觉抵制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不可能搞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很难发展好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就是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过程,也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首先,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党性训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其次,要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再次,要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最后,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抵制不良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活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