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唐捷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唐捷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鹰潭市 335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应当以职业教育为主导,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有关教育理念、教育课程以及教育方式,形成全方面的教师管理创新体系,将其作为高职体育教育中的核心理念。我国职业教育组成中,高职体育教育是其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出技能型和职业型的专业人才。在高中体育教育过程中,只有将职业教育作为主导部分,不仅能够与当前社会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相吻合,同时也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高职院校和其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够提供保障。本篇文章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对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创新性策略,希望能为高职体育教育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其教学价值的体现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促使我国未来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和职业型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体育;创新理念
前言
         21世纪的体育不再像是传统的体育,而是逐渐发展为体育生活方式,将体育锻炼转变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各大城市中层出不穷的健身场所以及健身会馆,就能够体现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在逐渐的增加。在这一改变之下,高职体育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而产生一定的创新,在学生未来发展和工作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作为主导对其高职体育教育进行创新。本篇文章会通过选择真实的体育教学经验对其高职体育教育创新模式的建立,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体育教学观念缺乏先进性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缺乏先进性,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过于看中应用性,从而忽略了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老师会以自身的教学为中心,为学生增添大量的体育训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很会阻碍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1]。由于老师过度的关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性,而忽略了采用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会打消学生对于主动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只能以被动和消极的态度来进行训练。这样缺乏科学的训练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锻炼习惯。
(二)高职体育教学课堂缺乏合理性
         高职体育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即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们可以通过理论教学的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践课程来对自己的体育应用技能水平得到锻炼和提升。但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安排顺序[2]。老师一味的认为只有增大体育训练的程度,才能够使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因此会导致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而且会因缺乏针对性的理论知识教学阻碍学生体育理念的形成。
(三)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缺乏丰富性
         在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利用当前所拥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充分的发挥教学的先进性,使学生们可以综合性的提高其体育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教学过程中增添了很多的教学素材并且配备了更多样化的应用资源。但仍然面临着教学过程中总是单独的使用某一教学资源,而不能将其进行综合运用,这就会减少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教学效率降低。另外,我国虽然建立了许多高职院校,但是仍然采用了应试教育模式,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具体性、有效性和专业性。


二、以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策略
(一)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观念的创新性
         由于我国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先进性,因此首要做的就是创新教学理念,改变大众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认识。不能仅仅将其观念停留在技能应用的层面,而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到教学的全面性和重要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体育教学必须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在职业教育为主导的前提下,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养成终生体育学习的理念,并认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技能的掌握,还要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教师应该结合当前所拥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将以职业教育为先导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以便在未来时间领域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点,从而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提高高职体育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专业之间的差异性来合理的安排教学课程。要针对学生的职业目标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以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实现从业目标。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设置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选择体育课程的内容以及上课的时间和喜欢的老师。只有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才能够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有关的体育知识,并且有利于其全面素质的提升。学生的专业与他们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在设置体育课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未来就业方向的不同,而教师在学生进行选择之前,应当向其介绍不同体育活动对不同职业的影响,比如篮球和羽毛球能够使营销专业的学生的反应、合作以及协调能力得到提高等等。
(三)提高教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深入地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应当及时的丰富教学课程资源,并拓展相关的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方式,从而有利于其体育素养的提升。比如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与视频播放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及时地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能够使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学生的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并打下更加扎实的专业基础。
         目前很多体育院校都在努力尝试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的关系,与正规企业之间签订实习协议,并且根据学生在岗的表现能力进行聘用,即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够直接进行就业。这样的教学平台,不仅使学生的有关技能得到锻炼并且极大地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使各个院校的就业率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职业教育为先导的教学理念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在学校办学、特色教学、课程教学平台以及教师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水平。当前而言,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解决所面临的教学创新理念缺乏先进性的问题,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换个角度而言,只有高职院校能够建立起与自身教育理念吻合的创新性教育体系,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熙. 新理念下的高职体育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152-153.
[2]曾旭升. 关于高职体育创新教育的研究[J]. 职业,2014(33):73.
[3]付凡飞. 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6,6(33):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