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廉新
广西南宁上林县大丰镇大丰街第二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500
摘要:体育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应试教育等历史原因,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优化调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并从中受益。本文就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优化对策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优化;教学;对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知浅,大多天真活泼,自控力较差,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笼统,不够准确。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通过适当、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成长,同时,规律的户外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引导学生尽早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满堂灌”、“一刀切”等陈旧的思想,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实际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在契合自身身体特点的模式下开展体育锻炼,充分掌握体育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另外,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士,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专业水平,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益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提高能动性的基础上保持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最终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促使其受益终生。
一、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没有在幼儿园接受过正规的体育学习,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基础抓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齐步走”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课堂纪律的要求,如需要保持精力的集中,不交头接耳、东张西望等,这样能够先从细节行为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教师再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步骤,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第一步,通过对各项要求和动作要领的讲解,带领每位学生进行分解练习,进而使学生个体的走路姿势尽量标准;第二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训练齐步走,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齐步走”不仅需要个人的动作规范标准,同时还要讲究团队的合作,小组内的成员动作需要整齐划一,才能走出“齐步走”的风范;第三步,在学生的动作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齐步走,在此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动作要领,同时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低年级小学生能够以循序渐进的节奏开展体育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逐渐掌握更多的本领。长此以往,学生能够逐渐消除对体育锻炼的畏惧感,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强自信,感受体育运动中带来的成就感。
二、了解学生身体特点,适当调节运动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心肌力量相对较弱,肺活量较小,骨骼尚未成熟。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运动量,对于活动的次数、频率、要求等都要做到“量体裁衣”,才能为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例如,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哪些学生体质强健,能够接受运动量较大的锻炼,哪些学生体质较弱,需要适当减小运动量等等,并做到及时记录,这样才能制定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将运动项目与学生的身体特点相结合进行考虑。例如,在教学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时,要注意运动量不能超过学生的体力极限;在教学蹲起、单双腿跳、原地高抬腿等运动项目时,要注意运动的时间总量等等。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接受能力,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才能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不断受益。
三、注重示范引领,增加体育教学的直观性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他们喜欢模仿,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采用示范引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体育知识,同时也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教师先逐步讲解动作要领,同时要求学生记住每一环节的动作要点。然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这样能够使教师决定是否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倘若学生能够对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做到基本的掌握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动作的示范,并通过动作的分解,结合动作要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每个动作的要领和细节,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当教师完成了演示后,再由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模仿中找到该动作的重点,进而正确完成体育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成为示范引领的主体,在教学中选择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其他同学进行分组锻炼,这样能够实现班级内的“小班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地学习不同体育项目中的动作要领,进而有效实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体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模式的锻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与研究,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同时还需要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强健体魄、健康身心,为当前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齐慧侠. 试析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7(07):12-15.
[2]詹光斗. 试论体育教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25-27.
[3]陈冬.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论坛,2017(06):35-36.
[4] 曹淑忠.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应关注细节[J].中国学校体育.?2010(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