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音乐元素为传统戏曲音乐泗州戏注入新的生命力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曹金星 秦峰
[导读] 戏曲音乐的泗州戏是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的传统戏剧

         曹金星  秦峰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省滁州市 239000
         【摘要】戏曲音乐的泗州戏是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的传统戏剧。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是安徽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泗州戏,传统戏曲音乐,现代音乐元素
         泗州戏作为地方戏曲以老百姓的生活以及社会现状为基础,来进行创作。早期是一个人自打板自演唱,或者自拉琴自演唱,有明显的说唱和沿门乞讨的痕迹。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剧场演出。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抗日为题材的剧目被不断创作出来,使得泗州戏的表演更加生活、自然化。建国之后泗州戏更加蓬勃发展,以扎根现实生活为主,展现生活的主动与热情的戏曲,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彩,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注目的剧种之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受到西方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冲击,作为传统戏曲音乐的泗州戏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的了严重的挑战。                                                             
         泗州戏作为地方性的戏曲音乐,所创作的剧目都是扎根地方人民的生活现状,带有很浓厚的时代特征,受到当时人民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被提高,单一的带有时代特性的传统戏曲音乐渐渐满足不了人民日益需求的精神需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传播工具的不断普及,又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戏曲音乐,西方的音乐以及更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受到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泗州戏的影响力、发展力、包括他的传承都在面临着威胁。最为直观的便是其观众的逐步减少。泗州戏作为地方性的传统戏曲,其展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受众群体大多为农村。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泗州戏对于新一代的群体吸引力大大不如现代音乐所带来的精神满足,随着观众的不断减少,以草台班子为主的泗州戏的演出不断减少,这样导致其更加的不为新一代所熟知,这样就导致恶性循环,泗州戏的生存发展在不断受到挤压。作为90后土生土长的皖北人,生活的地方便是泗州戏发扬地之一,从小喜欢戏曲音乐的我,更具有发言权。从小的时候还能隔三差五的看到草台班子的演出,到现在几乎在农村销声匿迹。这之间的过程不过短短的10几年。
         泗州戏的伴奏乐器以土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其演奏特点主要以热闹,烘托气氛为主,嘈杂、音量过大、声音过吵是其弊端。如果将其中的乐器换以现代音乐中的乐器,例如:打击乐器架子鼓、旋律乐器电子琴、吉他、辅以小提琴等西方乐器。增加新元素,新变化,改变传统的演奏风格,使其演奏效果符合当代人们所喜爱,提高大众群体对戏曲音乐的接受力,这在泗州戏的发展上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作为传统的地方曲艺音乐,泗州戏现今的生存发展空间在不断减小,民间艺术组织和艺术团体也在努力,希望改变泗州戏的现状,但是光靠民间的力量是往往不够的。地方戏曲音乐更要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进行帮助才能够快速发展,更具活力。一方面保障传承了传统戏曲音乐,致使文化传承不会断绝。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政府对于传统音乐的重视,在社会上形成了重视传统戏曲音乐的风气。
         泗州戏的音乐旋律,以传统的五声调式为主,旋律过于单一,唱腔方面对于嗓音要求不高,发音吐字带有浓郁的地方方言,这也造成了新一代的群体不喜欢这种太过于“接地气”的戏曲音乐。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进行现代化的创作。在保留传统戏曲精华的基础上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例如:改变传统旋律,加入西方七声调式,运用现代流行音乐的唱法,吐字发音在其基础上进行改变。改变传统的音乐旋律加入西方的七声调式,让其旋律增加律动感以及增添音乐的情感发展变化.运用现代流行音乐的唱法,在保留其精华唱腔的基础上,加以改变与创新,增加人们对泗州戏的接受力与欣赏力。创作成为流行歌曲,以自身特有的艺术特点来吸引人们,增加自身的关注度,提高影响力。判别一个传统戏曲音乐的好坏以及它受欢迎的程度,其传唱程度是一个很好的客观体现。作为传统戏曲的泗州戏在随着观众减少的同时其传唱度在不断下降,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减少。如何提高传唱度,那就是改变传统戏曲的歌唱形式,用以现代歌曲形式来代替,保留传统戏曲音乐的基本框架,以流行歌曲来进行填充。增加欣赏的人群,提高受欢迎程度,这些都会大大提高戏曲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在泗州戏的传承上也要融入现代化元素,作为传统戏曲音乐的泗州戏,其技艺艺人们有的还保存着“师徒”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在泗州戏的传承发展上已经不再实用了。

它会束缚戏曲艺人的人数,提高技艺传承的传承风险,极大的不利于戏曲音乐的发展。改变其传承方式,就要用其他传承方式来代替。“师生”传承比“师徒”传承在21世纪的今天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它不仅在保障传承技艺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传承者的人数,降低传承技艺的风险,传承者数量的增加,同样也提高了戏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能够不断延续下去的时代力。
         结语:其实作为传统的地方性戏曲音乐在信息娱乐丰富的21世纪的今天,都在面临着观众逐步减少、戏曲剧目的传统老套、演出场所的递减、传承技艺的没落、新媒体娱乐的冲击等等生存问题。但是在信息化爆炸的21世纪也同样的充满着机遇,充满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复兴,作为传统戏曲音乐的泗州戏也迎来发展的机遇。通过融入现代化音乐元素在保留自身精华的基础上对自身进行改革创新,改变自身固有的发展与创作模式。扩大自身独特优点形成戏曲音乐的竞争力。改革创新才会进步,才会让自身更具生命力,才能延续发展,传承不断。
         
         
         
         
         
         
         
         
         
         
         
         
         
         
         
         
         
         
         
         
         
         
         
         
         
         
         
         
         
         
         
         
         
         
         参考资料
           【1】  泗州戏.国家名录.2020-08-17.
     
      【2】  戴岚岚.泗州戏音乐唱腔发展与传承的思考一一以《秋月煌煌》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20.8
         
  【3】  钦媛,金, h.泗州戏的发展与传承之我见[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4】  孔丹丹.泗洪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