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计算机课教学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傅晓
[导读] 本文从实践出发,围绕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傅晓
         北京地铁技术学校 北京市 100043

         摘     要 本文从实践出发,围绕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以期通过此方法全面提高技校生的素质,更好的适应职业需求。
         关键词:技校、计算机、教学方法

         探索适应现代技工学校发展需要,适应技工学校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技工学校现代计算机课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激发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技校的学生主体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5~16岁。这个时期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自觉性和幼稚性、独立性和依赖性交织在一起。他们学习的目的、兴趣、动力等波动性大。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提高认识,增加情感
         兴趣不足是和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通过直观教学法,学生对计算机硬盘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表扬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2、引进生动事例,提高兴趣
         引入生动的事例。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病毒时,引入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的事例:伊拉克从法国购得一批网络打印机,美国特工得知此事,将一块固化病毒程序的芯片与某打印机中的芯片调了包,并且在空袭发起前,以遥控手段激活了病毒,使得伊拉克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瘫痪,最后伊军只有挨打的份。通过这一生动的事例,学生不仅学到了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而且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它也是一种武器。
3、巧用比喻,激发学生认同的兴趣
         在教学中巧设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枯燥为生动有趣,赢得化难为易,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良好效果。例如,将内存比喻为自己的口袋,将外存比喻为银行。这个比喻概括了内存与外存的关系并且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将抽象的内外存关系形象化、生动化。激发了学生认同的兴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已进入现代化时代,学生见多识广,教师在设计比喻时应密切联系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抓准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唤起认同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适得其反。
4、兴趣迁移
         曾经有一个初中生, 5岁学会使用电脑,小学五年级开始迷恋网络游戏,不想学习也不想睡觉,难以自拔。焦急中的父亲抓住他偶尔一句话“我将来要自己编电脑游戏”,从而启发他“真想自己编游戏,就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学好高等数学”。父亲的话真起了作用,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开始努力学习,并逐渐在班内名列前茅。一次体检,使他偶尔发现利用计算机测肺活量的想法,在父亲的支持下,他进入WYGG私人教育实验室学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思路大开,老师根据他的构想,帮他制作项目研究及学习框架,这名学生从一个“网瘾”少年开始向一个软件开发者转变。
         以上是一个利用兴趣迁移的成功事例,学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上网、游戏等直接兴趣迁移到对计算机学习、探索的间接兴趣上。例如,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学生常常会吹嘘自己是“高手”,不认真上课。借着学校开运动会的机会,我给这些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将全校运动员分组、分项目统计出平均成绩及最好成绩。第二次上课时,我请他们将任务完成情况演示给大家,结果他们面露窘色,低声说:“我们不会”。我借此机会向大家说:“这是将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简单的问题,你们这些‘高手’同学居然不会?”,一席话说的这几位同学低下了头,我又讲了计算机领域的广阔性及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以上事实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在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迁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且十分有效。
二、    充分认识计算机课的特殊性,采用适当的授课方式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动作示范是指做出可供学习者学习的典范动作。动作示范与讲解是技能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它是学习者动作定向的基础。示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学知识的难度,保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演示教学难点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2、必要而适当地练习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是技能形成的模仿和熟练阶段。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技校学生的起点较低,这是存在的现实。许多学生不会实际操作, 有些学生甚至是计算机“文盲”。而相当多的来自远郊区县的学生仅知道有计算机而并未见过,就更谈不上操作计算机了。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反馈增加了知识的精确性,改善了学习者对自己行为的知觉和评价,从而提高了动作技能的水平。当完成某操作时,教师应给予适当评判指导,反馈操作中的错误,同学间也可以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使操作更加规范,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实操的效率,使操作更加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摸清本班学生计算机现有水平及学习能力。然后将全班大体上分成三个层次,采用“复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例如,讲EXCEL函数时,将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函数以中层学生水平为主进行讲述, 给上层学生布置一些超纲的,但在工作中很实用的函数问题,如COUNTIF()函数等,让他们通过自学自行解决,并适时予以适当指导。对下层学生开“小灶”,在综合练习时,安排上层学生对其做示范,传授经验,让他们尽快跟上整体步伐,这样,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实现了教学相长,使全体学生在计算机课上都有所收获。
四、认识技校学生的特点,适当补充相关学科知识
         其它学科的知识对计算机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例如:“将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标题设置为50磅、加粗;将第二张幻灯片版式改变为‘垂直排列标题与文本’,然后将第一张幻灯片移动为演示文稿的第三张幻灯片;将第一张幻灯片的背景纹理设置为‘水滴’”。这是一道计算机办公软件PowerPoint应用题。许多学生做这道题时都会产生疑问:应该把哪张幻灯片的背景纹理设置为“水滴”。诸如此类由于其他学科知识欠缺而造成做计算机习题时的读题、解题障碍的问题比比皆是,因此,我认为在授课中适当补充相关学科知识,对提高读题、解题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培养学习能力
         技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上课时,记笔记时就听不到老师在讲什么,而听老师讲课笔记就记不好,两者不能兼顾。看不懂书,不会归纳总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尝试了如下办法:首先我要求学生在讲堂上认真听课,课堂目标是“听懂”,可以不记笔记或只记要点,不要照抄老师的版书。其次,课后作业是针对本次课内容看教科书相关章节,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点。第一次作业交上来后我一看,完全不是我当初想象的那样,全班的作业几乎全是抄书。我又给学生讲解了如何读书、如何归纳整理等读书方法,第二次的作业有了一些进步,部分同学有了自己的归纳总结,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并将他们的作业作为范本让全班传阅。经过这样几次作业讲评,学生逐渐掌握了读书方法,甚至有些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以上作法,既掌握了计算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我对技工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不足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材《教育心理学》 2007年版
2.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5第2版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7第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