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由一次月考引发的合作学习与再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李双
[导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过程中,同伴的作用非常重要。

         李双   
         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 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过程中,同伴的作用非常重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改进古板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合作竞争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合作,竞争,数学教学
         八年级上册的一次月考后,看到成绩单充满忧伤,两级分化较严重,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成绩稳步不前,于是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实施组内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伴进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近几年,将合作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合作竞争机制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心理比较活跃,但不稳定,容易产生兴奋,但又难以持久;他们求新、求奇,对古板传统的课堂不大感兴趣。 若采用合作、竞争的学习方法,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无论老师多么苦口婆心地强调自己所授知识的重要性,哪怕歇斯底里地演绎,只要学生没有投入自己的精力理解,终究是无法获取知识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数学教学中引进合作竞争机制、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机制的几点做法
(一)筹划准备阶段
      首先,根据对学生性格以及数学能力的了解,笔者将学生全班学生分成了28组,两两一组,每一组中都有一个数学比较好的和一个相对薄弱的,这样数学相对薄弱的同学就可以在更优秀同学的指导下取得进步,数学优秀的同学也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优秀,数学较好的我们称为师友,相对薄弱的我们称为学友,形成了师徒结对、和谐互助的学习模式。接着鼓励28组同学每组可以挑选自己组的竞争组,实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每天对各组进行量化加分,作业完成较好的组、课堂积极参与的组、周考取得进步的组都会有相应的加分,在每周的数学班会上进行总结表扬,每月合计总分会进行一次颁奖,由竞争失败的组给竞争获胜的组准备奖品并举行隆重的数学颁奖典礼,拍摄颁奖照片打印张贴在班级数学角中,并请一些进步较大的组总结成功的经验,请一些竞争失败的组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鼓舞士气发起下次挑战。
(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平时教学中通过量化得分、适时奖励激励学生和谐互助、主动参与。例如,在进行《一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正比例函数y =2x及一次函数y =2x-3、y =2x+3及的图象,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分别画出图像,积极举手参与的组会得基础分2分,板演很好的得5分,被其他组指出问题的在5分的基础上酌情减分。接着引导每一组的师友学友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结合解析式、表格以及图像归纳出一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可以从一次函数图像与正比例函数图像的联系、图形的形状、y随x的变化情况、图像经过的象限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学友说给师友听,师友进行补充纠正。讨论完成后,各小组可以积极举手展示自己组的想法,为了锻炼数学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力,优先让学友先发言,师友再进行补充或点评,其他组有需要的再进行补充,最后老师给出总结及指导。这样的合作竞争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了。除了平时数学课堂中的合作竞争,也会开展一些趣味的数学竞赛,比如:
   1.选拔记忆“状元”
         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定理或公式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能让学生课下巩固记忆,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因此,课堂时间紧、定理或公式的记忆要求高成了数学教学的一个难题。

此时就可以采用合作竞争方法强化记忆,选拔记忆“状元”来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向学生说明竞赛要求: 在 2 分钟之内背诵“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或 “菱形的性质”等有关内容。全班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在浓厚的记忆背诵氛围中,大家一心一意,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评选“置疑之星”
         例如,在试卷评奖的过程中,一组学生负责展示并讲解某道题目,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挑刺”,指出上一组每错一步或少写一步加10 分。 比如: 第一组计算题,第二组证明题……以得分多者为“优胜小组”.这种带有竞赛、游戏性质的解题方法深受学生欢迎,他们相互“挑刺”的同时也在相互补充、完善,思维渐趋严密,获得的知识也比较系统,学习了“做学问”、“整理知识”,也培养了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在整个“挑刺”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充分探讨,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通过组内探讨和组间的竞争、质疑,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解答体系。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3.推举“助人为乐好少年”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与自豪。鼓励学生推荐身边的助人为乐好少年,为他们点赞,为他们颁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能使班级更加团结友爱,激励学生互相帮助。
         三、组内合作、组间竞争需要注意的问题
         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1. 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各小组间是友好竞争的关系,避免出现组与组的不和而影响班级的整体氛围。竞争合作的目的要明确, 竞争加合作等于双赢。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最终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2.合理布置任务, 保证合作时间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小组的学习任务, 确保每个学生在组内合作竞争过程中, 都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并有所收获。在实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模式时, 要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 做好明确分工, 使每位成员都能发挥自身的特点, 到达共同进步的效果。此外, 老师还要时刻了解各组的情况, 以做调整。
3. 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师要注重精神评价,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要注意评价要多方评价, 如组间互评, 组内互评等。评价方式改变了, 由原来老师对个体学生的单向评价变为老师、小组和学生三者之间多维立体式评价。评价方式的增多使后进生也有机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也使学生的优缺点都能一一展现,取长补短。
         合作竞争机制的实施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很多同学都能突破自己取得进步。相信这样的教学实践会让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课堂实践证明, 这种小组合作竞争的学习方式能在小组间形成一股凝聚力, 向心力, 大家齐心协力为小组荣誉而努力,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
         参考文献
         [1] 郭宗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2,21( 5) :41 - 44.
         [2] 张莫宙 , 李士 :数学教育学导论[M] .北 京 : 高 等教育出版社 . 2 0 03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