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话语分析 ——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郭新莲 指导老师:朱伟
[导读]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郭新莲  指导老师:朱伟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外国语大学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中韩两国不仅地缘相近,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交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手段,对舆论起着重要导向作用。本课题将以韩国主流媒体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关于中国报道的话语特征。
关键词
话语分析;韩国媒体;对华报道;社论
一、有关中国政治领域的报道
         韩国主流媒体有关中国政治领域的报道,基本围绕朝核问题展开,对中国对朝态度和举措多持不满态度,批评中国对北制裁不力。《东亚日报》2018年4月2日发表《韩半岛和平体制,应由韩国和朝鲜主导,中美支援》:“在以南北美为中心讨论的韩半岛无核化和和平体制讨论中,不能缺少中国。”“没有中国的韩半岛和平,新的东北亚安保秩序是无法建立起来的。”可见韩国媒体认为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关键作用。《朝鲜日报》于2016年2月4日发表《只是口头上制裁朝鲜的韩美日,又被背后捅了一刀的中国》:“中国每次都被朝鲜在背后捅刀子,却只顾着想救活朝鲜政权和对美国进行警戒批评。只要中国如此,相信北韩不会改变这种情况,北韩核问题和导弹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韩国媒体对中国制裁战略不满的态度十分鲜明,尖锐的表达了在朝核问题上面对中国对朝态度和策略的失望、不满和质疑。
         在有关朝核问题的讨论中,萨德是不可避免的话题。2016年7月8日,美韩宣布部署萨德系统,中国外交部同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韩关系转冷。韩国媒体在多篇新闻社论中反复强调“萨德问题部署的本质是随北核和导弹高度化的韩半岛局势引起的”“部署萨德是防范北朝核导弹威胁的防御性措施”,视中国为无理的报复者,把中国采取的反萨德举措视为赤裸裸的报复行为,无视萨德对中国利益的损害。《中央日报》在2017年2月28日发表题为《提出"断交"的中国对萨德的报复过于粗暴》的社论:“以卖民族主义、粗口报道著称的人民日报姐妹报《环球时报》也应该停止煽动性主张。这样的行为是中国作为大国应该具备的威严,真是令人无语。”韩国媒体反复将“报复”一词设为萨德事件的关键词,“打击”“仇恨”等词也频繁出现,刻意煽动韩国民族情绪,一时间对中韩关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二、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韩国媒体在有关中国经济领域的报道中,对中国经济发展多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对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正面报道居多。但通过对文本的话语分析发现,韩国媒体对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有非常强的危机意识,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和科技创新领域,且最终落脚点都是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及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如《东亚日报》2018年1月18日发表题为《SK总裁崔泰源:大企业也有可能倒闭》的社论:“中国有1400多家企业参加了CES,占全体的1/3。但是,在此次参加的179家韩国企业中,除几家大企业外,没有其他创新。”表现出对于韩国经济和企业的忧虑。《朝鲜日报》2017年1月7号发表《落后于中国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表示在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博览会CES中,“说今年的主人公是中国也不为过。”紧接着进行中韩对比:“全世界3800多家参展企业中,有1300多家是中国企业,约占三分之一,而韩国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左右。不仅仅是数字多,几年前连名字都不熟悉的中国企业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3D打印机等尖端技术武装登场。”对中国经济的危机意识不仅表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时期,当中国经济下滑时也同样具有危机感。2015年对中国经济的报道集中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集中分析中国经济不景气对韩国造成的冲击。如2015年8月20日《朝鲜日报》发表评论称:“中国经济的冲击比预想的还要严重。无论以什么标准来看,中国经济一旦下滑,受打击最大的国家群中,除了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之外,都必须包括韩国”体现出韩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


         在韩国新闻社论中,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特点非常突出。2017年2月20日《朝鲜日报》发表《中国全面封锁北韩煤炭,民主党重启"开城-金刚山"事业》,涉及中国对朝煤炭进出口额的详细报道,其背后反映的是朝核问题。中国为抵制萨德,在经济领域采取自卫措施被韩国媒体称之为“经济报复”。2017年3月14日,《朝鲜日报》发表题为《韩印商务峰会超越中国,向东盟巨大的市场看齐》的社论:“从萨德报复中可以看出,中国具有将国际关系视为上下霸权关系的传统,在把经济当作行使霸权手段方面毫不避讳。”体现出韩国媒体面对中国抵制萨德表现出的批判态度,同时极力表现对其他国家市场的乐观态度:“去年韩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对华投资。东盟警惕中日,期待韩国和印尼的双赢扩大到整个东盟。”观点如此鲜明,深刻反映了韩国媒体态度。
三、关于中国的社会
韩国媒体2015至2019年间发表的社论中,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较低,关注点较为分散,但热衷于探讨中国社会负面问题。如有关雾霾天气的报道中,《中央日报》2019年1月15日发表《细颗粒物灾难…应该重新制定外交、产业方面的"总体对策"》,文中强调:“如果美国对中国国内出口企业进行制裁,担心增长率下降的中国政府将会放宽企业的环境限制,最终导致可吸入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质的释放。”将韩国空气质量问题完全甩锅中国,“如果韩国的浮尘现象严重,受中国的影响将达到60%-80%。中国不应该逃避责任。”《东亚日报》2019年3月6日发表社论称“由于来自中国的污染物质持续流入韩国,只能等待刮风。”表明韩国空气质量下降完全受中国影响的态度。
韩国媒体2020年对新冠疫情的关注更多为对本国政府的抗议和不满。2020年1月19日《朝鲜日报》发表《"武汉肺炎"虽然不能反华,但希望执政党首先担心国民的健康》,认为“执政党院内代表只是强调中国是朋友,另外看中国的脸色。难道中国的关系比国民的健康更重要吗?”甚至质疑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名称:“WHO建议在疾病名称中不标明特定地区,但"日本脑炎"、"中东呼吸综合征"、"非洲猪瘟"等已被广泛用于大众。”由此可以看出韩国媒体立场偏激和国际视野的局限。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韩国政府肯定了中国及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同时愿向中方提供所需支援与协助。韩国总统文在寅于2月3日的讲话中表明:“中国的困难也是我们的困难,作为邻国,我们必须给予支持与合作。”但显然,韩国媒体与政府对新冠疫情的态度存在不同声音,且韩国普通民众受韩国媒体影响较大,社会也出现了由于恐惧新冠肺炎而嫌恶、敌视中国人的情绪。


结论
         2015-2020年间《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有关中国报道的社论中,在政治领域围绕朝核问题展开,对韩中美朝日之间国家关系以及国际战略的关注度最高。在朝核问题上对于中国对朝立场和举措多持不满的态度。在经济领域,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评价多持肯定态度,正面报道居多。但经研究发现,韩国媒体对中国的经济有非常强的危机意识。在社会领域,2015至2019年关注度较低,2020年基本围绕中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报道分析,显著特征是韩国媒体更多地表现对韩国本国执政党和政府的抗议和不满。
         

          参考文献
[1]白璐赵金梦 韩国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分析研究——以韩国《中央日报》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12.29
[2]刘芳 韩国媒体眼中山东形象的话语分析——以《朝鲜日报》为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12.29
[3]「美」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 著 施家炜 译《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7.1
[4] 程美东 关于英美俄日等13国对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情况报道的述评[N]经济与社会发展2020.2.25
[6]《韩鲁合作迎新机遇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落户青岛》[N] 《中央日报》海外版 2019.1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