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国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程勇1  汪跃2  
[导读] 推进经典国学教育是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

         程勇1  汪跃2         
         1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实验小学  3180581
         2台州市路桥区文化馆  3180502
         【摘要】推进经典国学教育是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在实施国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找出提升农村小学国学教育的效果和方法,为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小学实施国学经典教育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和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 国学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内涵所在,更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和支柱,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我们要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更指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还是要树立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发展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之一,推进国学进校园,对青少年开展经典国学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山川、民族的感情,对促进国学经典的发扬光大和优秀中华文明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推进国学进校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在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除了在原有的教材中大幅增加古诗文的篇幅和数量外,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便是各地在学校中推进国学进校园,即编写国学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
二、农村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不可否认,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美、人文美,以及培育他们的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不过,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在长期的国学经典教学中,笔者也发现这项工作也还存在着一起值得商榷的问题,主要有:
(一)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自恢复高考以来,经过多年高校的增招扩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师范高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校园,大大提升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整体学历和教学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村小学还是以普通师范生(中专学历)老师为主要教学力量。年龄偏大的农村小学教师,甚至还有部分人是由民办教师(初中甚至小学学历)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个个教学经验丰富,应对基础教育肯定没有问题。但对于古典诗词及古文的掌握和理解,也许自己阅读时粗粗了解一下问题不大,但如果要面对一点没有基础的农村小学的孩子开展教学,他们很多人的古典知识储备和理解水平就显得有点不够了。中国古典文学实在过于深奥,除了高校的中文专业毕业生,或部分对于古典知识十分感兴趣的老师,又有多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应付平时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抽时间下大功夫去学习呢?即使教育主管部门在选编教材里,也可能考虑到小学老师和学生的水平,尽量择取浅显易懂的文章诗词,但仍然有部分内容对农村小学老师来说,也略显艰深。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不下大功夫去学习古诗文,如果自己不能深入地理解、掌握古诗文的内容,又怎么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其最后的结果很多还是按以前的老方法,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国学教育的不二法门,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很少对古诗文的背景、内容作深入的讲解和赏析。
(二)内容导向方面存在着思维理解上的隐忧。

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内容与现实生活有距离。中国历史太过悠久,悠久的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实在太过庞大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在过去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也都是更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所以,虽然国学教育读本在编选时,都尽可能选择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但依然有不少内容,宣传、歌颂的还是过去那个时代的忠孝节义。宣传、歌颂忠孝节义不能说是错,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也在进步和提长,所以尽量不要用古代忠孝节义的内容和标准来束缚、衡量当下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但如果老师在解读经典读本时,未给予正确的解读,甚至有意或无意中过于美化过去这些忠孝节义的行为和思想时,对于三观未定的孩子们容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教材编选地域色彩较浓。目前,国学教育读本都是以本市、县编选的教材为主。各地方在选编国学教育读本时,除了公认的名家名篇外,都会适当加入一些突出本地历史文化的内容。这当然有利于增强本地本区域学生的凝聚力,激发他们爱国家家乡的自豪感。但这类地方历史文化的内容,一是要特别注意适量适度,二是选取的历史人物或诗文,一定要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尤其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个控制不好,很容易被有心人添加入具有分裂主义或宗教主义倾向的内容。在新闻报告中,因教材或宣传资料中选取这类具有争议的人物或话题而引起轩然大波的事例我们并不少见。
         三、科学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学国学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审核,统一编写教材。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国学教育读本的重要性无须赘述。正因为如此,教材内容的拟定、文字的编写一定要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必须要选择那些已经经过历史和现实检验的题材和内容,任何具有争议性的,或带有其它不良倾向人物或事件,都不应该纳入教材里。现在语文和历史课本的内容都一改再改,好多传统的内容如鲁迅的文章,岳飞抗金等,都已大幅减少甚至删除,就是这个原因。何况,国学教育读本面对的还是三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对教材的选择就更要慎之又慎。因此,国学教育读本的编写最好应该由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编定。就是考虑各地情况不同,把教材编写权下放到市、县一级,省级主管部门也应该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市、县级教材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教材始终宣传真善美,提升正能量,从而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加强培训,提升师资力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学教育也是如此。虽然现在对一线教师开展的校本培训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已普遍开展。加强培训当然是好事,但培训的效果如何,还得看主办单位的组织力度和培训内容,尤其是培训时长、培训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目前的校本培训虽然数量不少,但针对农村教师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古典知识储备不够的问题而开展的培训,相对来说还十分不足。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尤其是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利用暑假期间,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国学培训,对于有效推进农村小学国学教育,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无论是树立文化自信,还是弘扬真善美,提升正能量,在当前中小学推进国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笔者分析当前农村小学国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起问题,不是为了否定现有国学教育读本的优秀和和推进国学教育进校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而是为了更好地针对农村小学这一特殊群体实施国学教育,引导农村小学生诵读经典国学,此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应该以更深厚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让他们在国学经典中氛围中健康成长,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卫任兴,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之我见[J],语文教研,2019(06)
[2]李录琴,常宝宁,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课程与教学,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