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王家春
[导读]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劳动体验,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王家春
         (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264500)
         摘要: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劳动体验,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劳动知识以及劳动技术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良好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其在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应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展开有效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快速提高。因此,本文以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为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教育新模式;分析研究
         前言:从当前的教育状态上来看,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体力开发”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很多家长以及教师都对学生各科知识学习过于关注,而严重缺乏劳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讲解,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以及生活中劳动技能严重欠缺,甚至自理能力严重不足,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以及家长应注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构建更为丰富以及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可以不断成长。
一、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概述
         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公益性学校。占地面积256亩,项目总投资达到4.3亿元,整体建筑面积为5.6万平方米,分为主校区、农业实践区、军事训练区三部分,主要承担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可容纳1000名学生同时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该基地教育设施齐全、教育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各项综合实践活动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
(1)学校和教师注重劳动教育理念的转变
          想要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便需要学校以及教师注重对劳动教育理念的合理转变,需要做到以教学实践为主,积极落实全新的劳动教育理念,合理规划劳动教育内容,并且在实际教学当中不但要关注学生具体劳动过程,还要实现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思想并且融入素质教育理念,这样可以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各方面素质以及能力展开同步提升[1]。
          基地在建设之初,就有前瞻性的设置了农事体验项目齐全、功能完善的劳动实践区。基地教师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依托农业园区丰富的资源,目前我们已开发出《应季蔬菜栽植》《农作物田间管理》《传统农耕体验》《农知农事探秘》《家乡的果树》《走进乳山地理标志产品》《识花、种花、养花、食花及花文化》等系列课程,下一步将以该优质课程模块为蓝本,向上下游“深挖细耕”,形成完备的链条式课程体系,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有劳”“有育”的劳动体验。强调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劳动精神的培养,让学生适时亲自体验到“播种、育苗、修锄、灌溉、收获”等农事劳动,体尝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情感。
          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能够为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做到培养和提升。如:科技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以及科学技术的培养,设有创客梦工厂、学工新车间、新能源科普展厅三个大型科技活动空间;在生活馆设有厨艺、茶艺以及西点等实践操作体验场所,在这里能够为学生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制作一些可口的饭菜,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通过团队协作、独自创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创造精神,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劳动常识和技能。


(2)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构建生态体验式劳动教育模式
          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模式时应注重教学活动设计上的合理性,使得教学活动能够有序并且顺利地开展下来[2]。
          例如:在以《识花、种花、养花、食花及花文化》“学种花”为主题的劳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明确教学目标,如:由于现在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得学生很少有接触植物的机会,致使很多学生对花草的辨别能力非常欠缺,所以,教师此次教学目标便可以设定为要让学生不仅了解种花的过程,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辨别花草以及认知更多的花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并且爱上大自然。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便是设计活动流程,如“第一步学习课件、第二步辨识花草、第三步动手实践、第四步做出总结。”由此来构建一个生态体验式的劳动教学模式。其中动手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实践场地,以乳山市综合实践基地为例,在该基地中设有农业园艺实践区,并且分出5个学农课程模块,分别为:农业知识普及、传统农耕体验、智慧农业展示、地标产品宣传以及碧树繁花赏析。如:学习课件以及辨识花草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碧树繁花欣赏模块中,利用实物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更多的花草树木,并且在实际环境中体验自然、接触自然,进而为学生树立关爱生命以及热爱自然等优秀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农业知识普及模块来学习花草种植技术以及具体种植步骤,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之后,还可以在模块区展开实践,过程中有讲解员跟踪指导,帮助学生展开实践操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以及学习情况来做出教学总结[3]。利用这样一种生态体验式的劳动教育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所要教学的内容,还能够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面,使得学生对劳动教育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3)融合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在传统学校中开展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同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形式也较为有限,因此,想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背景下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需要教师以及学校积极融合社会教育资源,并且学会挖掘社会上的教育资源,从而将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有效延伸到社会领域中,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视野,还能够让学生认知到更为丰富的劳动形式[4]。
          例如: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展开劳动教育。如:带领学生到当地民俗馆观摩,或者聘请当地非遗传承人进校讲座,学习传承当地特色技艺,如剪纸、编制和传统葫芦烙画等,然后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操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知传统文化,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魅力,从而实现社会教育资源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另外基地也可以跳出学校实施研学活动,充分利用周边“母爱茶厂”、“富鑫农业”大棚、“台依湖农业生态文化区”的研学实践,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有效开展劳动教育。
结语:综上所述,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背景下,学校以及教师应注重劳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良,先从转变劳动教育理念做起,然后实施生活体验式劳动教育以及社会资源融合式劳动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充分认知劳动价值和魅力,逐步形成常态化劳动教育,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章振乐.基于新劳动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以"开学活动"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4):57-60.
[2]陈萍.清新自然理念引领下的融合教育新样态 ——以普融特为主导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9,(z1):36-38.
[3]蒋晓斌.刍议劳动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整合发展[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20,(6):53-54.
[4]庄乾利.研究初中劳动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整合发展[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9,(7):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