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朋辈教育模式对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崔亦君
[导读] 新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崔亦君
         淄博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山东淄博  255314
         【摘要】新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朋辈教育作为新时期高校的一种管理育人模式,运用“以人为本、全面自由”的教育理念,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大学生的本质本性出发,有效的发挥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使大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本文旨在将新颖的朋辈教育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之中,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好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复合型高素质青年大学生。
         【关键词】朋辈教育;教育模式;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对象特点的不断变化,高校对于学生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尝试创新,朋辈思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经过不断的演化转变,形成了一套适应我国教育现状的教育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朋辈教育的模式,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朋辈教育的概念
         “朋辈”一词含义其实并不复杂,拆开来讲就是“朋”字和“辈”字,也就是朋友同辈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朋辈”的释义是:“同辈的朋友,泛指朋友。[1]”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辈”更多地是从年龄方面划分同一群体,强调的是年龄的相近性;而与“同辈”一词有别的是,在朋辈一词里,年龄的相近性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在划分归类人们作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时,考虑更多的是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或说相似的价值观、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人生经验、兴趣爱好等特点。[2]朋辈教育模式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学校通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师生队伍,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运用灵活、高效的方法,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与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有差异的问题。
         二、朋辈教育对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作用
         (一)朋辈教育能打破传统高校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用。
         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种模式重心在上,侧重自上而下的指令传达与教导,信息量小,容易产生沟通不畅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教育者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疲于应付,力不从心。[3]从而导致教师疲于管理,学生自我放弃的恶性循环。而朋辈教育强调的是朋辈群体间的一种自我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因其突出的平等性和双向性,强烈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显著的互动性和示范性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知识信息的交换与沟通,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与优化。[4]
         (二)朋辈教育能凝聚校内外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朋辈教育能凝聚校内外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从而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养拘泥于形式,浮于表面,不能落地的尴尬局面。李克强总理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以来,各大高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但大部分院校成果差强人意。探究其原因,大多数项目是因为资源整合有限,成果孵化不了导致而成的。朋辈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培养模式,能够运用朋辈群体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带动使这群思维活跃、想法新奇的青年大学生们依靠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互换,整合创意与资源,,梳理并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体系可能同时适用于他们同龄的学生群体。朋辈教育正是将这种资源合理而高 效地运用在高校的教育中,为高校创新创业培养教育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三、高职院校朋辈教育实施方法策略
         (一)加强朋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朋辈教育的工作对象虽然没有改变,但工作的主体却发生了改变,如何更加有效的提升培养质量,需要我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朋辈师资队伍。如何把优秀的学生、校友变为可靠的朋辈育人者,并在实践中付诸正确行为,这需要教师、辅导员的精心指导。所以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热爱学生、积极奉献的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与锻炼,要求教师制定自身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只有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朋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树立优秀模范典型,打造成功案例范本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教育培养,需要树立相应的模范典型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强化朋辈教育的示范性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控力相比于985、211院校的学生稍微差点,他们往往会因为从众心理去尝试,所以我们运用这一特点开展朋辈教育会事半功倍。高校开展朋辈教育教育,不仅要树立典型榜样人物,而且还要对成功的案例进行有效的宣传。成果的宣传展示以及对榜样人物的表彰,不仅是对模范的鼓励,也是为了运用朋辈教育的理念影响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朋辈教育队伍中来。成果在大力宣传下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再由榜样人物以分享互动的形式与大家交流成功感悟,从最初默默无闻的普通大学生到优秀毕业生标杆典范,强化榜样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以形成良好的共振和扩散效用,从而感染和熏陶全体大学生对朋辈教育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群体效应。
         四、结束语
         朋友是每个人生存发展道路上的陪伴,长辈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指明灯。学生在进入到高校教育阶段时,正处于心理成熟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朋辈教育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朋辈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育模式不像传统的说教模式,很容易令人产生一种反感的心理。朋辈教育在如今的高校教育中越来越受用、越来越受欢迎,这种教育模式,能促进学生的身心积极健康发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提高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82.
毛殊凡;.高校朋辈教育作为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及理论支撑[J].高校辅导员,2014,05:6-9
杜建,姜华,王曼“. 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7(3):102-105.
刘海春.论朋辈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与运用[J].高教探索,2015(2):36-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