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陈哲
[导读] 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都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陈哲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黄沙街镇中心学校  湖南 岳阳 414100
         摘要: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都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科学的布置教学项目,给学生渗透安全教育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另外,在体育锻炼中,也要注意安全,推动安全教育的开展。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和安全教学结合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结合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结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结合的对策,以提升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安全教育;有效结合;对策
         安全问题是学校教育中应该放在首位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渗透安全教育内容,依据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安全防范。学校也要增加在安全教育方面的资金,健全体育安全设施,结合教学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避免出现各种安全隐患,让小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
1、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中的问题
         1.1部分教师的安全意识较弱
    当前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要想有序的进行安全教育,就要注重分析安全教育,结合教学情况教授学生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学生能够树立安全防范的意识。现阶段还有一部分教师的安全意识较弱,在教学中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只注重让学生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一些教师虽然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却只是口头警告,使得学生在运动中的认识不足,产生一些意外损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安全教育,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学生的安全。
         1.2体育教育中并未形成有效的安全教育模式
         要促进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结合,就要求教师实施措施改革,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知识,促进安全教育效果的提升。当前很多体育教学模式中,并未将安全教育有效的贯穿到体育活动中,二者间的连接不足,导致学生只能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或是单一的进行体育锻炼,给安全教育的效果带去了消极的影响[1]。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开展体育运动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让他们意识到运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逐渐树立和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对策
         2.1教师要全面认知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因为各方面因素影响而不能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让他们可以合理的参与运动,有效的实施人文关怀,不要因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强迫他们参与身体承受范围外的运动,也不能只是让他们坐在一边,要让他们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要先掌握学生的身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方式,避免统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身体带去损伤,始终保障他们的安全。


         2.2加强安全意识
         在教学中,除了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安全,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参与活动中的安全。教师将二者进行结合时,要留意学生的体育表现,对于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要提前提醒学生注意,还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指导学生,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立足于身边的小事,侧重于发挥预防的主要作用,而教育则发挥出辅助作用,建立良好的安全活动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习惯。对于体育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掌握应急处理对策,以便在发生事件时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当前强调素质教育,教师的备课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注重突发事件处理、集体意识培养、体能锻炼整体指标的体现,所以,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计划,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结合不同年级、班级情况和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安全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更好的在体育活动中保护自己的安全,另外,还要让学生在课外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给学生营造和谐、安全的生活以及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学中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时,有的学生较为调皮,在运动中会出现恶作剧和相互推拉的情况,让部分学生在运动中出现意外。这时教师就要开展安全教育,用实际的例子或是视频资料讲解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让他们意识到各种隐患,并且明确自身的错误,避免再犯同样的问题。对于学生不当的行为,要进行教育批评,及时的将不安全隐患遏制住。
         2.3依据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喜欢玩闹,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易产生安全问题,损伤到身体健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体育活动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给学生讲解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安全隐患,在活动中注意出现这样的问题,避免产生意外事故,确保学生的安全。例如,在单双杠技巧教学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身体平衡的方法,之后让他们注意在运动中的身体状态,让周围的学生注意看护运动中的同学。再比如,在跳绳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跳绳的力度以及速度,先慢跳,等到掌握之后再提升速度,避免在跳绳中出现碰伤或者是绊倒的情况。
         2.4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要想促进体育教学和安全教育的融合,就对教师的安全教育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丰富的安全教育知识,能够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情况,正确的指导他们安全锻炼,让学生逐渐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安全[2]。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提升业务能力,积极的学习安全知识,主动参与这方面的培训活动,了解和补充安全事例,在教学中灵活的进行运用,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教师还要结合体育运动内容,对安全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事故,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和运动中。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安全教育,将教学内容和安全教育内容进行结合,改变以往的安全教育理念,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另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运动情况,有目的性的开展教学,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青少年体育,2018(05):84-85.
[2]蒋大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卫生教育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