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大学历史的可视化教学开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1.汪炜 2.向标 3.郑浩敏
[导读] 数字信息化为教育教学纵深改革提供了发展机遇

         1.汪炜 2.向标 3.郑浩敏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数字信息化为教育教学纵深改革提供了发展机遇,可视化教学便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简而言之.可视化教学是将可视化技术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与学过程当中,把教与学的任务、抽象内容、复杂教学过程以具象方式进行直观表达,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视像化”。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历史;可视化教学
1历史学科的可视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来源也日益多元化、碎片化、海量化。这远远超出了人脑分析并应用这些数据的能力。科学可视化概念于1987年提出。科学可视化就是为了便于研究数据的动态变化。将符号化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图像,把研究者从复杂的多维数据中解脱出来。可视化的本质是用图形与图像来揭示数据,是处理大量数据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心理学规律显示.受教育者平时生活中接收的信息较大部分来自于视觉,因而图形图像有助于他们理解信息的属性和信息之间的关系。鉴于可视化技术的优越性,上世纪80年代,可视化作为现代化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借助计算机的图形图像多媒体技术,把各种教学元素信息转换成恰当的图形图像,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可视化教学不但可以传达课本信息,还可以传递教师的态度和观点,随着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可视化必将成为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确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参与其中,我会理解”。
         历史学科是极具自身特点的基础学科,一方面其学习研究对象之间具有多元的线性关系,且历史环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只能根据历史遗存进行发散性想象和逻辑性推断,受教者的感受性差,难以理解,从而增加了教学难度。另一方面历史学科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浅显性知识的集合,还包含更多的隐性逻辑线索,而这些隐性的逻辑线索才是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着力点。如果认为历史学科就是死记硬背的学科,那么历史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更加不必提及大学历史教学了。可视化教学将为历史教学带来新的助力,特别是在大数据日益活跃的当下。一方面.可视化教学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上的历史事物图形化、图像化、具体化、动态化,从而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便于其理解和?肖化所学内容,弱化了学生对客观历史知识的时空距离感。另一方面,可视化技术可以把晦涩难懂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错综复杂难以全面掌握的历史事件直观生动地演示出来.并借此发掘出历史对象之间的隐性逻辑线索,分析归纳其历史发展规律。因此大学历史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可视化教学将是“视觉文化研究对拓宽教育技术发展有着深层次的意义”一次深刻的阐释。
2大学历史教学现状
         根据本科历史教学目标的要求。大学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关注基础历史知识的普及和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但从现实来看,大学的历史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性教导,而忽略了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对其进行情景式启发。大学历史教学往往沦为教师的“一言堂”.“阅读”PPT课件,或者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接收老师的知识灌输。课堂上学术研究问题很少提及,遇有争议问题,教师很少全面介绍不同观点,或是不做详细阐述和分析。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仅仅停留在课堂问答的层面。最终导致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模式僵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也逐渐13益消减。从全人类视域关注历史,犹如个人关切其记忆。

作为整个人类学科体系信息基础,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从而为自身的处境找到历史根源,并因而形成文化传统,为新的挑战提供解决路径。历史教学内容都是过往真实发生过和存在过的社会变迁和思想交融。理想化的历史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其理解并掌握历史史实,积极主动地学会思考历史现象。
3大数据下大学历史的可视化教学开展方法
         (一)运用图示的方法来进行历史教学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可视化教学方法的关键,就是要使用图示来进行开展,这样才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内容。首先,运用概念图来进行教学,概念图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图示方法,而且在概念图当中,每个节点都表示一些历史概念,如果要将其节点相互连接到一起,那么也就可以指导这些历史概念都是有联系的,也属于一种表达知识的方法。还可以看出历史概念当中的不同点,最后也就可以形成一个具有所有历史概念的图。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皆可以使用概念图来把知识结合到一起,这样的方法既可以确保历史概念的完整性,还可以将历史概念全部梳理清晰,这样也就可以更加全面的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运用概念图来进行教学,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让学生更清楚的学习历史知识。其次,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历史教学,思维导图属于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主要就是围绕中心来向外进行扩散,连接一些与中心相关的内容。思维导图在进行运用的时候,比较重视将图文合并到一起进行运用,使用这样的方法来将历史知识全部展现给学生观看。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就可以找到学生之间的问题,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的差别,因此历史教师就可以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二)运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来进行历史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视觉文化也因此而出现,使用信息技术皆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所学习的内容。现阶段,图形和图像也已经融入到了大学历史教学当中,而且这也使大学历史教学得到了改变,并且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首先,历史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这些图片可以体现出历史事件,并且也是历史学家了解历史情况的一个证据,同时这些图片也可以当做历史可视化教学的一种工具。使用图片来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还可以经过历史图片深入发掘历史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次,还可以使用视频资料来进行历史教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有关历史的视频资料变得越来越多,历史教师也可以使用视频资料来进行教学,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在收集历史教学视频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确保视频的真实性,然后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运用视频进行教学,从而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观看历史视频。经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合理的运用可视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虽然在实际进行教学的时候还是会存在问题,但是历史教师只要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不断地进行完善,就可以让大学历史可视化教学得到更好的运用,改变以往的教学环境,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使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大学历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冯栋柱.浅析大数据背景下大学历史的可视化教学[J].现代交际,2017,456(10):145-146.
[2]唐黄静.信息化环境下历史教学可视化的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36-39.
[3]李阳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000(018):14.
窗体底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