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辅导员视域下学风建设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房继德
[导读]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优秀高校向来重视优良学风的养成

         房继德
         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200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优秀高校向来重视优良学风的养成,新冠肺炎疫情前各高校在优良学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形成了勤奋上进的学习风气,并在优良学风下培养出了高素质大学生和各行业优秀有才。然而随着国内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当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存在极大的反复和损伤,在校大学生的学业产生了影响,而疫情过后的复学复课将面临着许多挑战。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要积极开展学习观教育,让学生养成正确学习观,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积极推进学风制度管理,并以考研为抓手在提高学风建设上肯下功夫,稳步推进“后疫情时代”的学风建设。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学风建设
一、引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育部于1月27日发文宣布推迟高校开学时间,全国高校学子通过线上展开了网络化教学课程和管理。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虽然仍存在外来输入疫情风险,但国内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高校学子将在“后疫情时代”陆续返校复学,随之而来的将是高校在“后疫情时代”的教书育人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高校做好学生工作显得极其重要[1]。
         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内核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关系到教书育人最本质的要求,是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2]。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出优良奋进的校园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引导学生回归常识,要围绕着大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大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适当给大学生“增负”[3]。这意味着对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学风建设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4]。作为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引导者和管理者,在“后疫情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提高辅导员对于疫情判断能力和紧急应对方法,是辅导员在后疫情时代改善和提高学风建设的积极手段。
二、“后疫情时代”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优良的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保证,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前提,优良的学风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高校是学校和社会的链接,是大学生迈进社会的第一出口,是学生建设社会的过度阶段[5]。疫情在促进线上教学的同时对原本线下课堂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连同原本线下课堂体系中的学生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6]。大学生所经历过的线上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思想较为单纯、自律性一般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很容易产生散漫、懒惰、厌学的学习习惯,影响到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对于集体而言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建设,长期发展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此外,疫情还在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环节产生了重要影响[7],因此“后疫情时代”对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疫情时代”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是保障学生在疫情后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中正常学习生活、免受不良风气影响的重要屏障。从而解决学生在校的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发展,“后疫情时代”的学风建设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三、“后疫情时代”学风建设可能存在的挑战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优秀高校向来重视优良学风的养成,新冠肺炎疫情前各高校在优良学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形成了勤奋上进的学习风气,并在优良学风下培养出了高素质大学生和各行业优秀有才。然而随着国内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为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疫情过后的复学复课将面临着许多挑战。下文分析几点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及原因:
1.学生的自身问题
(1)不良学习习惯的延续。疫情期间高校响应停课不停学而采用的线上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原本面对面线下课堂有温度、有督促、有反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习惯得不到延续,线上教学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则多了一份自由和开放。线上教学这种看似自由自在的学习,对于思想较为单纯、自律性一般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2)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相比于中学阶段更加的多元化和自由化,除了把中学阶段学习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外,疫情期间的“停课”和推迟开学等政策使得大学生误以为学习是可以被耽搁和取消的,这种错误的想法让他们对学习的重要程度产生了认知偏差,及其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思想发展和学业发展,也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建设。
(3)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学的学习生活原本就相对宽松,教师和家长不会像中学阶段一样实时督促,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懈怠心理,从而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有了借口和暗示,让他们不再兴致高昂的去积极参与,从而会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2.学校学风建设的忽略
高校是大学校园中学风建设工作的制定者和管理者,是学风建设工作的引导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又肩负了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安全和舆论风险等压力,高校在各种决策和规定的制定时,务必以学生的健康安全和舆论风险的保障为前提,部分高校可能会忽略了学风建设。
3.特殊学生群体需要帮扶
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受疫情影响,特殊学生群体的帮扶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对学风建设影响较大的学生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和精神危机学生群体,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等,他们受疫情影响在学业上的困难将会更大。疫情期间复工复产苦难,使得原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更加受影响,因此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有所影响,并对学风建设产生挑战。对于心理和精神危机学生群体,疫情本就属于一种心理危机的潜在因素,疫情过后这已群体学生将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学风建设要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影响。
四、“后疫情时代”辅导员视域下学风建设的途径及方法
1.开展学习观教育,养成正确学习观
大学生的学习观会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学习观做保证,还要符合自身对未来目标成就的满足,这是形成正确学习态度的基础和前提[8]。充分利用当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素材,加大对正确学习观的宣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抖音、微博等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媒介所传播的素材在大学生中具有广阔的辐射范围和传播速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热议度比较高。辅导员要搜罗正确学习观的素材加以解读,再以自身的经历摆事实讲道理,广泛宣传这些表面新内里陈的重要道理,让大学生认识到接受到正确学习观的重要性,无形之中欣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开展价值观教育,端正学习动机
辅导员要高度重视价值观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疫情中的各类高光人物,既要宣扬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平民,也要有抗疫突出贡献且知名度大的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增强学习动机,明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每名成员的积极贡献和参与,自觉的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以此端正学习动机。
3.加强学风制度管理
优良学风的建设,仅有辅导员的工作教育和强调是不够的,合理的学风管理制度是学风建设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学风管理制度,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对学风建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风建设工作真真实实落实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风建设困难,通过对学校学风的推广宣传,提高学生对疫情防控下的政策认知,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让学生利用现有资源自主的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学校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学风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尽量以学生角度制定相应适合学生的政策和规定,避免学风建设成为一纸空文,应该让优良的学风变成学校的风景,维护并传承下去。
4.以考研为抓手
升学是任何学习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提升机会。要让学生提前树立专业和职业规划,将升学列为重要的规划选项,这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是极有利的。升学对于学风建设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只要每一名有志于考研的学生设置好目标并积极实践,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就会得以保障,这对于学风建设会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以召开考研专题班会年级会、考研动员会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深造考研,以各种形式开展考研学生专业指导,强调考研前期注意事项。邀请博士、专家、在读研究生与考研学生交流经验,为考研学生指点迷津,在复习倦怠期为学生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复习冲刺阶段为学生找准状态,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考研梦想,提高考研率,从而强化了学风建设的效果。
五、结语
         学风是高校的治学之风、也是学生的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因此在高校自身发展建设过程中,不但要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各项规章制度,还要让学校变得更有内涵、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后疫情时代”对于每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谁能找准后疫情时代学风建设的关键点,谁就抓住了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手段。辅导员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人,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广泛宣传学校学风建设利好政策,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方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营造浓厚的优良学风、校风,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六、参考文献
[1]  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J]. Lancet, 2020, 395(10223): 497-5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Z]. 2011-12-2.
[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 2017-9-21.
[5] 钱敏芳.高校思政教育新要求下的学风建设——从辅导员工作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51-52.
[6] 邰丽.新冠疫情下线上教学的不足与改进[J].价值工程,2020,39(21):7-8.
[7] 闵娟娟.辅导员工作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现代化, 2020, 7(40):95-98.
[8] 王言根,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27.
作者简介:房继德(1991-)男,汉,山东省济南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风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