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祁雪丽
[导读] 实现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方法,需要计算机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责任心与细腻的爱心,

         祁雪丽
         湖北省襄阳市襄阳技师学院   湖北襄阳  441001
         摘要:实现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方法,需要计算机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责任心与细腻的爱心,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兴趣。
         关键词: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

    信息时代,能够做到熟练操作计算机是人们必备素质之一。计算机教学课程,已经成为了技工学校各个专业学生所学的基础课程与必修课程之一。学生能否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已经变成衡量学生一项学习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标准。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变成技术型和实用新型人才。分析和探讨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提高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效果。
    一、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学生在进入技工学校以前,由于部分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在教师多讲难题的情况下,产生了一定厌学意识,致使有些学生不能实现初中学业的顺利结业。因此,造成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形成对各科学习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技工学校对学生采用了“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他们带着中考较低的分数,走进技工学校的校门,又因技工学校没有多大的升学压力,多数学生在走入校门以后,在学习态度方面,欠缺一定的端正度,并且,学习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再加上网络和智能手机对他们的诱惑,导致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不感兴趣。
         (二)专业目标的设定欠缺一定准确性
         有些技工学校,它们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缺少明确的目标性。这是因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上,缺少明确的方向性所致。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往往是一种混乱的推荐就业境况,因此,对计算机的教学,明显减弱了重视的程度。还有些教师自定目标,造成各个学科的教学难以实现良好的对接,给学生愈加制造了一定学习障碍。还有的技工学校,他们把职业技能鉴定当做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严重违背了技工学校教育的“一体化”课程改革与有效教育的原则精神,对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课设设置欠缺一定恰当性
    在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设置难度较大。比如为学生设置了诸如像计算机编程设计、网络原理汇编语言或计算机原理等课程,对于这些计算机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难度。还有的技工学校,对office办公知识,分成了几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用的还相对较多,造成学生在学习内容上的重复,既浪费了学习时间,又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那些学生想学、未来社会也需要的计算机课程,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图像与图形处理或视频编辑等内容,却没有教学完善设置,影响了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能力的提升。
         (四)学校的教学管理欠缺相应的严格
         教学管理欠缺一定严谨性,是有些技工学校存在的问题。它们认为,只要教师能讲好几节计算机课程就行,在再加上教案做得相对规范,或是教师能发表几篇论文,就是学校的教师骨干……像这样对计算机教师的评价方法,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又从何谈起。还有些技工学校,对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或专业培养方向等方面,似乎也做了“一体化”方面的课程改革,但是,细细究来,它们却相对缺乏对专业教学工作的统筹性,依然是由教师自身实现自己教学,由自己对学生进行考试和评价。学校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会依然躺在不同教师的教案里,难以发挥教师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教学的有效性作用。


         二、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方法
         (一)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责任心与细腻的爱心
         责任心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教师而言,增强教学责任心,应该是教师从业道德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而细腻的教学爱心,同样是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助推剂。计算机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对合理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还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责任心与细腻的爱心。对学生既要做到管,又要做到爱,以相关的学校制度,管束好学生,并以教师应有的爱心,感化学生喜欢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每位计算机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只要计算机教师能够从心里建立这样的教学意识,他们就能以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发挥好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依靠学生的自觉和积极主动性,上好每一节计算机知识课。由此,也就能带动学生喜欢学习计算机知识,并将计算机基本知识弄懂学好。不能否认,技工学校的学生,有贪玩或厌学的心理,又因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境况不一,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基础各不相同等因素,导致有些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态度也是各有不同。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采用因人施教之法,与学生进行友善交心,更多引导他们学好计算机知识,为学生未来实现就业,打下计算机专业基础。
         (二)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计算机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的时代性、多元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关注,也要关注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计算机知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时刻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通过这样的关注,以利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现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计算机知识教学的教学目标,既包括课程教学目标,也包括课时教学目标,而这两种教学目标,是要以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设立课时教学目标。计算机知识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技能,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知识教学,学会问题思考,实施问题解决,建立他们正确的学习意识,同样是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如果计算机教师能带着感情色彩从事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内驱力,又能深度挖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潜力,不断增强学生学好计算机知识的自信心。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以相对创新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向心力,培养和维护学生保持相对持久的学习热情,最终促使学生愿学、想学、乐学和善学计算机知识,助力计算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三)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兴趣是实现计算机有效性教学的基本保证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计算机技术想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做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这应该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工作。计算机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以愉悦的学习情绪,进行愉快的知识学习体验的过程,这是保证实现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基本保证。如果计算机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严重缺乏教学的趣味性,就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这早已是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过的一个事实。因此,需要计算机教师在吃透计算机教材的基础上,做到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将主要的知识点融入到趣味性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学习兴趣中进行有效消化,最后达成教学目的。
         结语
         实现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方法,需要计算机教师根据时代发展,建立新时代教学理念,跟进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形势,不断为自己“充电”,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创新教法,研究计算机知识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邹玉清.浅析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双语学习(乌鲁木齐),2018(7).
[2]李娇娇.浅谈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7(6).
[3]张敏飞,孙云峰.浅谈技校计算机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8).
[4]李金娈.浅析改进技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措施[J].商情,2019(8).
[5]徐建华.提高技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措施分析[J].新校园:理论版,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