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陈祉蓉
[导读] 近年来,因自杀、意外失去生命的农村校园事件屡见不鲜,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与学生不珍视生命有关,同时与学校家庭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渗透有关。
        陈祉蓉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师古初级中学

        摘 要:近年来,因自杀、意外失去生命的农村校园事件屡见不鲜,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与学生不珍视生命有关,同时与学校家庭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渗透有关。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初中的语文学科当中,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生命教育;渗透措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活压力日益增长,在新时代下生活的学生们面对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由于压力过大而引起的校园暴力事件也逐年增多,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学生是社会的后备力量,为了消除和扭转当代学生对待生命的消极现象,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初中生刚刚步入青春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1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足,不便于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
        对于农村初中语文的生命教育,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的辅助,比如校园广播设施,户外视频大屏幕、多媒体教师等,然后再结合农村区域特色,教师能更好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但是,就农村的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条件而言,并不利于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1.2教师对生命教育专业水平不够
        农村初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师整体专业能力差,大部分的教师都没系统的进修过生命教育理论课程,所接触的生命教育多数是由公开课、讲座、组织开会等形式进行学习,导致教师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活动时缺少一定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对于生命教育的渗透还需要结合心理教育,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的学习,教师在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指导实践,大多是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而非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所以农村地区的教师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使用错误的方法,不仅不能实现生命健康教育的目的,还有可能对教育实践起负作用。
        1.3语文教学中,缺乏标准化的生命教育体系
        缺乏标准化的教育体系,教育工作应该是系统的、较有条理的,所以一套完善的生命健康教育体系就尤为重要,但是在如今多数农村地区的生命健康教育实践之中,缺乏完善的生命。目前,许多农村初中的生命健康教育没有实用的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教师分配方案,不符合农村地区生命教育工作的实际发展状况,不能充分发挥教育体系的作用。
        2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1 基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培养展开分析
        教育行业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摸索与改革中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提升。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中国,为了满足社会各界的人才需求,教育行业正在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希望通过一些有效性的教育举措,为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人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完备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通俗来说,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自身以后的发展。

另外,基于中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发展特性,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严密关注学生的心理走向,及时的拨乱反正。通过在各科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处世观念。从而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稳步直前,获得较大的成就。
        2.2 让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
        在初中阶段,很多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给了学生太大的压力,再加上初中生的自尊心比较强,不愿意和别人进行比较,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叛逆阶段,更不愿意主动和家长说出自己心里的话,慢慢的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也很多,严重时可能因一时冲动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而学校在语文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潜意识里形成对生命的尊重以及自身价值的认识,在遇到一些初次遇到的难题后就可以作出更理智、更正确的选择,对自己的生命有更全面的认识,也会有效的解决因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而导致对生命的错误认识问题,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使自己的心理和所作所为更加成熟懂事,拥有承受挫折和学习压力的能力,能够在面对一些困难时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作出一些冲动和极端的事情来危害自己的生命。
        3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几点建议
        3.1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在当前的农村地区的生命教育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和生命教育体系是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许多语文教师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生命教育体系标准,这样是无法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起来,聘请专业的心理讲师为教师进行进修,提高基础设施配置,设置标准的生命教育渗透理念和教学设计,结合语文教学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逐步引导、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爱、保护自己的同时,能有余力的帮助他人,最终为学生引导出健康、良好的人生发展方向。
        3.2多方向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育,而是应该从线上、线下全方位发展,以主观教育为主,多种活动教育为辅,以不同形式的教育形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在线上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专门的知识讲座以及充满正能量教育的电影,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团活,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游戏竞赛活动或者参观、游览等;而线下则可以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朋辈关系网,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生基层中去,从根本上保障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安全以及生命健康安全。而在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或者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危机干预”,以此来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语文教学的生命教育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这更是生命教育事业的全新突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地区更是要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培育,加强教师的专业性,让教师更有能力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张伟英.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渗透[J/OL].中国培训:1[2020-10-03].
        [2]朱明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D].河南师范大学,2017.
        [3]马宝太.论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