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茂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高棉乡高棉小学 561513
摘要:小学生遇到各种选择、复杂问题的时候会有注意力不集中、探究信心不足、自学热情不高等情况的发生。语文教师既有“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调整教学节奏,给予学生特殊鼓励;不断提供实践机会,满足学生实际需求;重视核心素养培育,最终达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本文基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引言
小学教学阶段,是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以及建立核心素养框架的重要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思维体系。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教师要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相关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内容,自己进行思考,从而形成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在整个学习时期的语文学习中,都有着指导性的作用。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学习方法”“语言应用”“审美规律”“传承文化”。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较为复杂,且每个方面包含着许多内容。“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阅读、写作、背诵等习惯与科学合理的方法,从而为其他学习活动奠定基础。“语言应用”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后,逐渐发散自身的思维,从而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审美规律”指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和发现事物艺术性的技能。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情趣。“传承文化”则是指学生利用教材之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进行传承并发扬,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从而保证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流传下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之外,还要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为这与语文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都有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标所在,每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提炼出该校的文化,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训等组成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拥有了对学校发展有用的先进的办学理念,那么这所学校就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保证着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课程之间的联系,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地把握好学生核心素养的特征,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牢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这一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具体实施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开始,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与审美相融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建立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上。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教师在传统授课中传授给学生的更多是基本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缺乏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语言应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侧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加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实,在目前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专门设置了口语交际版块,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把握好这一板块的内容,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训练。
五、进行课堂角色转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领域全面深化,针对于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引起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要知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比较常见,小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很少,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十分有限。他们的语文思维并不活跃,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变得阻力重重。而在新形势下,教师都摒弃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步骤的简化、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渐的把课堂归还给了孩子,使他们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的理解,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性,符合寓教于乐的要求。比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拼读”“自由泛读”“品读感悟”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的资料,从新的角度感受丑小鸭生活的不幸。把自己想对丑小鸭说的话写下来,必须融入真情实感,从而提升写作水平。这种形式的“读写结合”开阔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写作环节让学生发挥出了主体的优势,他们所认识的语文学习已经从“枯燥乏味”变成了“十分有趣”,自主学习信心十足,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后,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六、丰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新要求。为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入手进行教学指导。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教师仅仅依靠课内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写读后感的练习,通过这些手段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笔者所在的班级成立了专门的阅读角,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进行阅读分享。班级也会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学习。我们有时还会鼓励学生针对自己读的新书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化与改革,国内的教育视野正在向着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此,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核心素养便是其中的新理念之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立刻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语文核心素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时期,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成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小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36-37.
[2]许嘉艳.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复述能力培养——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述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师,2020(03):60-61.
[3]朱雪瑞.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才智,2020(09):20.
[4]田佑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才智,2020(09):197.
[5]杨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08):37-38.